从“树叶训令”说开去

06.07.2015  08:41

袁 浩

1942年,在晋察冀根据地,司令员聂荣臻曾签发过一道训令——《树叶训令》,内容是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为何因为小小的树叶正式下一道训令?如果你到我省阜平县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讲解员会这样介绍:1941年至1943年,由于日寇的封锁扫荡,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都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树叶便成了最主要的口粮,于是聂荣臻司令员便下令不许部队在村庄方圆15里之内采摘树叶,“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许多人都食不果腹,甚至要靠吃草根、吃皮带维系生命的情况下,我们党的军队为了不与民争食,下达这样的训令,不仅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宗旨,更密切了军民关系、党群关系。

纵观我们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正是靠着严明的群众纪律,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等内容,都是讲的群众纪律,都是具体的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又把群众纪律作为“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党政干部做到关心群众生活,参加集体劳动,以平等态度待人,工作要同群众商量,办事要公道,同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的群众观。可以说,老百姓正是从一件件小事中来看待我们党、认识我们党的;我们党也是以此赢得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支持的。

不可忽视的是,在如何处理群众关系的问题上,当前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干“大事”,不屑于干“小事”;在做群众工作时,总是习惯于讲大而空的“道理”和“愿景”,不考虑群众现实需要和具体诉求。结果,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听起来天花乱坠,结果群众却并不买账。其实,老百姓最看重的是什么?是你有没有踩着泥巴到家里和他们拉家常,有没有流着汗水帮他们挑一担水;是你有没有真正以百姓之心为心,能不能实实在在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70多年前,一道“树叶训令”,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对百姓的无比关爱之情,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崇高形象。希望今天的各级党员干部,都能重温一下这道“树叶训令”,把务实为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把转变作风体现于服务人民的细节之中,让群众从一件件小事当中、从细微的变化当中感受到党风政风的变化,从而让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新的明显改善,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