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协角度对接国家战略

07.01.2016  19:58

从政协角度对接国家战略

——来自省政协“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一计”活动报道

秦志勇 高新国 任会君

从地图上看,京津冀区域像一把火炬,镶嵌在华北大地上。

这把火炬,承载着国家战略,凝聚着中国智慧,积攒着东方力量。

政协委员一定要对接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一定要发出光和热。”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递给笔者一沓厚厚的材料。

这是一沓“滚烫”的材料,来自于省政协2015年度开展的“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一计”活动。截至2015年12月23日,共有450多人提交了560多份建议书,总计2200多条建议,编发了100期《专报》,包括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在内的9位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其中23期《专报》作出25条批示。

省政协秘书长郭大建说:“‘献一计’活动,从政协独特的优势和视角出发,对接国家战略,激发了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

一个大舞台

王金洲从付志方主席办公室领了任务出来,很兴奋,也很急切。

这是2015年初的一天。在8月份转任河北省国资委副主任之前,他的职务是省政协财经委主任。

王金洲马上把财经委的同志叫到一起:“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按照付志方主席的倡议,省政协将开展‘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献一计’活动,由我们财经委和研究室负责组织落实。

京津冀三地,唇齿相依,血肉相连。从汉语拼音上来读,京、津、冀这三个汉字的声母都是“j”,前两个字母都是“ji”。且看这两个字母能拼读出哪些汉字,组成哪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