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三天降雨仍将陪伴省会市民

16.08.2016  19:03

■省气象台昨三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区要预防地质灾害

■省会民心河、太平河保持泄洪状态 灾区学校开学前要全面消毒

■昨日,省会飘着雨,空气清凉又清新。本报记者 郄磊 摄

■市民雨中急行。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今日进入末伏。预计本周河北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多在30℃以下,闷热基本解除,天气比较凉爽。8月17日至19日,全省自西北向东南还有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其中西北部和中南部累计雨量普遍在20毫米以上,局部地区可达50-100毫米;20日至21日,大部分地区以多云天气为主。

■雨情·全省

省气象台昨三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本报讯(记者 马冬胜 通讯员 郭迎春)据省气象部门14日17时至15日17时统计,降雨主要出现在河北中东部地区,降雨区平均降雨量为14.5毫米,25毫米以上降雨主要出现在张家口南部、保定南部、石家庄北部、沧州中西部、衡水北部等地,有134个雨量站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其中保定、石家庄有8个雨量站达到或超过100毫米,定州市区最大为129.8毫米。

昨日9时、11时、17时,河北省气象台三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今天白天,石家庄、沧州及以南地区有中到大雨,石家庄、邢台、邯郸局地有暴雨,个别地点有大暴雨;雷雨时局地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昨日5时、11时、17时,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与河北省气象局三次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保定市阜平县;石家庄市(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鹿泉区、井陉县、元氏县、赞皇县);邢台市(临城县、内丘县、邢台县、沙河市);邯郸市(武安市、涉县、磁县)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请上述地区有关责任单位和监测人员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巡查等防范工作。

河北省气象专家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较强降雨天气对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要重视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重复受灾情况;山区要高度重视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以及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加强对中小河流、病险水库、水电站、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矿区、尾矿库等灾害易发区巡查、排险和加固工作;各地要加强城市内涝防范工作,同时要加强防御连续降雨天气对城市运行、农业生产等造成的不利影响。

■雨情·省会

今起三天 降雨仍将陪伴省会市民

本报讯(记者 崔虹)昨天,雨时断时续,时缓时急,不仅赶走了闷热,还洗出了好天儿。而根据监测显示,未来三天,降雨仍将陪伴着市民。为此,专家提醒市民出行时携带雨具,并注意安全。同时,石市国土资源局和石市气象局在昨天15时联合升级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提示西部山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高,市民最好不要到山区游玩。

昨天一早,省会继续下雨,势头虽然不猛,但绵绵不绝,直到中午才告一段落。不过,天空依旧阴云密布,仿佛随时准备新一轮的降雨。

据了解,前天夜间到昨天,省会出现降水,全市平均降雨量19.0毫米,北部和东部县(市)的23个雨量站超过50毫米,行唐的玉亭和南桥超过100毫米,市区1.6-15.5毫米,平均6.0毫米,土贤庄最大,南三条最小。

持续的降雨虽然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却驱走了闷热。监测显示,省会昨天最高气温仅为24.7℃,而且出现在凌晨时分,之后气温持续走低,白天气温徘徊在21℃左右,天气十分凉爽舒适,许多市民称秋天的感觉更明显了。

除了凉爽,持续降雨也让空气变得清新。监测显示,13日、14日,省会连续收获了两个一级天。昨天,记者登录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发布系统看到,白天大部分时段省会空气质量是“”,其中15时,市区及周边站点空气质量均是喜人的绿色。

记者从井陉、平山、赞皇、矿区等县区了解到,此次降雨没有对这些地方造成影响。

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冯立辉介绍,这次降雨对玉米没有太大影响。他说,目前,全市玉米的授粉期基本结束,但仍有部分玉米正处于授粉期,连阴雨会影响农作物的授粉,容易造成籽粒少、秃尖、半个穗等。

记者昨天从石市水务局了解到,8月15日8时,1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3.0648亿立方米,相比14日8时,增加了980万立方米,同时,相比去年同期偏多8.9260亿立方米。虽然入库量不小,部分水库仍略超汛限水位,但运行平稳。

根据最新气象信息,今天,省会预计有中雨,明天有雷阵雨,18日预计是雷阵雨转中雨的天气。伴着降雨,气温也将持续保持在30℃以下。

针对持续降雨,石市国土资源局和石市气象局昨天15时联合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预计今天上午,省会西部山区阴有暴雨,西部山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高(二级,橙色预警),请上述地区有关责任单位和监测人员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巡查等防范工作,发现灾情险情及时上报。

对此,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出门时注意携带雨具,注意预防强对流天气的袭击。雷雨天气,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出现严重积水时,司机应避开地道桥、低洼地等积水路段。

■防洪

民心河、太平河

保持全面泄洪状态

本报讯(记者 冯月静)昨日,记者从石家庄市城市水系管理处获悉,7月19日之后,民心河和太平河一直全面保持泄洪状态,以保证市区雨水顺利排出。

据石市城市水系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19日后,民心河沿线开启的65座雨水闸门,一直保持全部开启状态,15座橡胶坝、2座钢坝也一直保持塌坝到底状态,民心河水位也保持低水位运行,以保证民心河沿线泄洪顺畅,确保了道路雨水通过民心河快速排出市区。与此同时,太平河的6座橡胶坝也保持塌坝状态,采取最低水位运行模式,有效缓解了市区泄洪压力。

■学校

受灾学校食堂、教室等

秋季开学前要全面消毒

本报讯(记者 郭鹏)“7·19”暴雨对我省部分学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确保灾区学校秋季开学安全、干净、卫生,昨日,省教育厅专门下发了《做好受灾学校重建过程中有关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灾后学校的重建、改建、修缮工程,要注意选址,同时在开学前对受灾学校的食堂、宿舍、教室、厕所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必要时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校园卫生整治。

通知指出,各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注意严防受损学校重建、改建、修缮期间发生安全事故,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审查和监管,确保各项工作安全进行。灾后重建、改建、修缮的学校要与施工单位签订有关安全保障协议,要求施工方设立围挡、安全警示标志,规范车辆进出,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有序施工。施工期间,学校要保持24小时有人值班,并加强门卫管理,严防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灾后学校的重建、改建、修缮工程,要严格执行相关文件中有关安全方面的规定。农村学校选址决定于地质、环境、交通、能源(水源、电源等)等主要条件,同时考虑各种复杂的自然条件。校址应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等;应避免学生就读时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等。

受灾严重的地区要在当地卫生、食品安全等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防疫工作。要对受灾学校的食堂、宿舍、教室、厕所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必要时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校园卫生整治。秋季开学前,各地各学校要配合当地卫生防疫等部门,对受灾严重的校舍、设备和场地进行全面的清毒,尤其是要对受过洪水淹没的学生食堂,必须要对所有厨房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卫生消毒,并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要重视灾后校园用水安全,严禁使用受到洪水淹没过的井水,没有直接淹没过的井水也要经卫生防疫等部门检测通过后方可使用。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