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

01.03.2016  10:25

抢抓重大项目、力保投资增长,从2月29日召开的全省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开展“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着力实施重点项目“326”工程,即省级实施“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市级突出抓好2000余项市重点项目,省市重点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6000亿元以上,上下联动、分级推进,以超常的举措和力度,奋力实现全省“十三五”强势开局。

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杠杆。2月29日,我省召开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议,共有118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294.8亿元,年计划投资2498.3亿元。

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呈现出“高大优多强”的特点:产业层次高,战略新兴产业项目298项,现代服务业项目268项,两项合计占比47.9%。项目规模大,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42个。业主实力优,中国航天科技等央企投资项目46个,美国普洛斯等外企投资项目15个,京东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投资项目215个,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7个。协同项目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与京津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项目235个,占20%。支撑作用强,曹妃甸、渤海、冀南、正定新区、白洋淀科技城、秦皇岛国际健康城等大基地、大平台的项目加快启动,将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重点项目建设是扩投资、稳增长的关键引擎,也是调结构、促转型的有效载体。突出大项目大投资,着力提升供给侧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今年我省将在“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中加快推进一批项目:

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进临港经济项目,统筹推进“三港四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沿海生态治理工程壮大滨海旅游产业,推进唐山湾生态城、黄骅新城和北戴河新城建设,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等。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产业产品向中高端迈进。着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能源、生态项目,加快布局风、光、气、地热等清洁能源及分布式发电项目,完善天然气输送管网,加快建设LNG应急调峰设施和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着力构建低碳化、多元化、智能化、分布式的能源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