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河北用水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

10.12.2014  18:06

12月9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加快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预测,到2030年,全省总需水量约240亿立方米,可供水量最多为230亿立方米,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

目前,全省用水缺口50亿立方米左右

根据《河北省水资源评价》结果,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3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后,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年均用水总量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约40亿立方米,增加到近十年的约2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约15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约2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约2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约2亿立方米。

目前,全省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150亿立方米,缺口50亿立方米左右,如果考虑到生态用水,年缺水量达到100多亿立方米。”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铁龙表示,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量近50亿立方米,平原超采区面积达到6.7万平方公里,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的1/3,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高蠡清、肃宁、石家庄、宁柏隆、衡水、南宫、沧州),已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地陷地裂等地质灾害问题。河流干涸、湿地萎缩,湿地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

到2030年,全省用水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

张铁龙表示,根据预测,在考虑各种节水措施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前提下,到2030年,全省总需水量约240亿立方米,考虑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实施、引黄水量充分利用后,可供水量最多为230亿立方米,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和引黄工程实施后,会增加河北水资源供给总量,但综合考虑生态和农业需水,缺水问题依然存在,缺水将是我省长期面临的严峻形势。

据介绍,2009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县项目,重点在125个县(市、区)发展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0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达8.4亿立方米。通过在试点区4市49个县实施“节、引、蓄、调、管”等综合措施,计划到明年2月底完成投资74.5亿元,形成7.6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压采能力。目前我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0年的0.646提高到0.662,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用水量逐年下降。

在工业节水方面,完善企业用水计量监控,规模用水企业100%实现了用水计量。依托全省“6643”工程(到2017年完成压减6000万吨粗钢、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压减高耗水落后产能。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左右。近年来,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逐年下降。

明年底前,城镇居民将全面实行阶梯水价

我省推进城镇居民用水计量,新建小区全部实行“一户一表、IC计量”,在老旧居民小区进行了40余万户的水表计量出户改造,居民用水计量设施安装率达到98%。

今年,我省明确农业重点推行定额用水、计量收费、节奖超罚的水价机制。工业主要是实行差别水价,差价范围由现行的8个行业扩大到所有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生产设备。城镇居民明年底前将全面实行阶梯水价。

阶梯水量按照三级设置,一、二、三阶梯水价级差按1∶1.5∶3的比例安排。第一阶梯水量基数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原则上按居民家庭每户月用水量不超过10立方米确定;第二阶梯水量基数体现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合理用水需求,原则上按居民家庭每户月用水量不超过15立方米确定;第三阶梯水量基数为超出第二阶梯水量的用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