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送法使者们来了

07.07.2014  11:30

    7月4日上午8点30分,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七中学举办了全国法院“法在身边——送法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并向在座的第七中学、东风小学、回民小学的300余名学生赠送了普法漫画书《法在身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等法律书籍。与此同时,全国25个省(区、市)近500家法院也同步开展了此项活动。

        定位——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国家行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法在身边——送法进校园”活动是庆祝人民法院开展未成年人审判工作3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法在身边——送法进校园”活动定位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的国家行动,意在暑期来临之际迅速形成人民法院关心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热潮,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未成年人权益的良好氛围。为了丰富此次活动载体,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在今年3月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团中央有关部门编写了普法漫画书《法在身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

        孙军工同时表示,开展此次活动,也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最高限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理念。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全国25个省(区、市)近500家法院同步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就是要把法治的精神、把国家宪法法律规定的内容、把未成年人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以及在法律问题方面存在的困惑予以解答,把相关的法治宣传内容送到未成年人身边,使其切身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关心未成年人权益、关注未成年人权益的舆论环境和舆论氛围,使广大未成年人能够沐浴在共和国法治阳光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据悉,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设少年法庭2331个,从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法官7450名。在办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当中,累计有1万多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其中。

        “在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障工作中,人民法院始终强调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要保持最低限度的容忍。任何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一定会依法予以惩处和制裁。同时对于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最高限度的保护。今天这个活动的开展本身就再一次地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权益最高限度保护的这样一个态度和决心。”孙军工说。

        图文并茂漫画书——让“”看得见摸得着

        “我觉得内容很丰富,而且很精彩。漫画这种形式比较新颖,让我们小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里面给我们传授的一些知识也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不像有些书本的形式比较复杂我们不容易明白。而且它还有立体的,让我们感觉更精美了,比如小贺卡的这个形式。”手捧普法漫画书如获至宝的张家口市东风小学四年级学生苏艺对记者说。

        不论是在张家口市第七中学,还是在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收到最高人民法院送来的法律书籍的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在第一时间阅读,尤其对那本图文并茂的普法漫画书《法在身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更是爱不释手。

        据悉,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编辑的普法漫画书《法在身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出版发行,该书采用彩色动漫的形式编写,选取32个典型案例,通过38个主要人物全景式、全方位诠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旨在向侵害未成年人行为提出“警诫”的同时,也给那些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以光明的指引,是一次运用新形式推进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有益探索。

        “为什么要用漫画书这样的方式?我们的考虑就是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一定要用未成年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的形式,来让他们真正了解法律是什么。”孙军工表示。

        法制教育课、模拟法庭、互动问答——送法于无形之中

        “一个是盗窃罪,一个是什么罪呀?”“那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他连现场都没有去,居然还构成了盗窃罪呢?”“因为他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购买……”不论是7月4日上午在张家口市第七中学,还是当日下午在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詹红荔给学生们讲授的法制教育课都异常生动,选取的案例都十分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与在座的学生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现在,继续开庭。传被告人……通过刚才的法庭审理,法庭调查了本案的事实……现在宣判……”还是在张家口第七中学大礼堂内,与之前气氛活跃的法制教育课环节形成鲜明对比,由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组织的一起校园抢劫案模拟庭审,使在场的师生们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法制教育“洗礼”。

        模拟庭审结束后,法官们与在场的学生又开始了亲切的互动交流。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尤其这位法官妈妈讲的这些案例,还有刚才模拟审判的案例,在中学生身边可以说是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稍不留神就会违法犯罪。”张家口第七中学教师佟树萍说道,“他们以为这是小事,通过今天这个活动,使其感觉到这不是小事,是触犯法律的。我感觉这个活动很好。

        “我们与同学们如此近距离的接触,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他们学法、知法、用法的热情。”詹红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深情地说,“看到这么多学生如此积极踊跃地抢答,我特别的高兴。很多孩子触犯法律,各种方面的原因都有。通过今天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够受益,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除了送法进校园,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一行还于7月5日上午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人民法院土贵乌拉人民法庭,为干警们送去了法律书籍。之后,还赶往察哈尔右翼前旗平地泉南村,为这里的“草原书屋”送去了群众需要的法律书籍,以使更多的群众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矢志追求的目标。法官们送法进校园、进乡村的足音,回应着人民群众渴求法制的呼声,共同奏响了依法治国的时代旋律。

编辑:逯永霞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2014年07月07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