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的“两岸”声音

12.03.2015  00:26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人民大会堂的“两岸”声音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真诚的努力,帮助台湾青年一代分享两岸交流交往的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吉林省主委王天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为“两岸”发声。他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发言呼吁,不断增进台湾青少年“两岸一家亲”的感情认同。

  当天在人民大会堂发出“两岸”声音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陈明金。他希望通过发挥澳门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现实交往密切等优势,以促进两岸发展。

  陈明金说,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阶段。澳门的平台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基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更增添了新的内涵和使命。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对台讲话,为两岸关系指明前进方向;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到两岸关系。

  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亦纷纷就两岸关系发声。这些“两岸”声音背后,释放出大陆对台政策明确信号。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他表示,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李克强说,“我们坚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两岸”声音中,不乏有见地的诤言。王天戈委员建议,根据台湾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探索建立费用低廉的自助旅游模式,为收入不高的台湾青少年来大陆参访降低门槛。同时,以建立姊妹学校、兴趣协会、青少年夏令营等形式,开展语言文字、儒家文化、民间习俗方面的展示与学习活动。

  王天戈还建议,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引进计划等形式,为台湾学生来大陆就读、就业、发展提供帮助。

  结合澳门与台湾实际,陈明金委员说,澳门可发挥良好的桥梁作用,以民间交流为传导,透过一些实效性举措,比如以优惠政策招收台生、吸纳台湾人才、密切青少年互动等,强化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感。

  陈明金表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两岸”声音中,也有心酸的故事。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妻子、台籍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说,她从1983年赴美国留学后,便再也没有回老家过年。“父亲四年前过世,对我的打击很大。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是我的不孝。”她说。

  今年返台期间,陈云英代替丈夫完成祭祖,与亲戚朋友见面叙旧。但丈夫林毅夫的回乡之路始终被浅浅的海峡阻断。

  “我相信我们终有一天是可以回家去的。”陈云英渴望与丈夫一起回台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