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 专家建议尽快出台普遍二胎政策

13.02.2015  11:41

    劳动人口负增长,单独二胎效果不佳

    按照年龄逐段放开,五年内过渡到全面二胎生育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已满一年。不过,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记者日前在中国人口学会主办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研讨会上获悉,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较2013年仅多出47万人。

    专家认为,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和人口发展趋势看,仅仅放开“单独二孩”生育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收效甚微,建议按照年龄段逐步放开二胎生育,用五年左右时间过渡到全面放开二胎生育。

     遇 冷 “单独二孩”远逊于预期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此后,各地具体政策陆续落地。新政实施之初,多项全国摸底调查和数据演算预测结果显示,单独二孩政策能够覆盖的目标人群数量在1100万对左右,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比例约为60%。而据多家机构测算,单独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数将在100万到200万的水平间波动。

    不过,从申请再生育的夫妻数量上,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并不完全达到预期。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透露,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

    单独二胎政策在地方上也“遇冷”,申请人数远少于预期。经上海市卫计委统计,目前上海进入婚育年龄的女性,有90%都符合双独或单独的政策,但申请二孩的比例还不足5%。上海市卫计委家庭发展处处长樊华表示,市民生育二孩的意愿低,养育孩子的成本高是原因;另外,社会竞争激烈,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女性不太愿意为了再生育而影响甚至放弃事业。

    与公众低迷的生育意愿相对的,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老龄化加剧和人口红利消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出现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呈现负增长,这是一个根本性变化。由于这个变化,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劳动力投入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蔡昉预测,未来中国劳动人口比例会持续下降。

    有专家预测,随着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为表征的人口红利消失,中国GDP潜在增长率预计将从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7.6%。

    在此背景下,现行生育政策加速调整已经迫在眉睫。在蔡昉看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积累,其贡献量占经济增长比重达60%至70%。而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人口因素带来的优越条件。过去中国通过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依赖点在于:一是中国长期人口抚养比呈下降趋势,负担轻,所以成就了中国几十年来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二是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