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 促省会城市强势崛起

10.10.2015  15:46

(来源:市统计局)

随着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中国的区域经济正在由传统的省域和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格局中,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是否拥有若干综合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未来京津冀将建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区域。这将为石家庄市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带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的整体定位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一)石家庄在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定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基本遵循,《纲要》按照“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对京津冀三省市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立体网络。其中“一核”即北京,“双城”是指北京、天津,“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七个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按照《纲要》的空间布局,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定位应该是处在京保石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上,位于南部功能拓展区,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二)石家庄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纲要》对于京津冀的功能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整体战略,强调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纲要》明确了北京是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河北省是科技成果转移孵化基地,功能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石家庄市应该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框架内,契合《纲要》的功能定位,积极打造南部区域经济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同时,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不应仅仅局限于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样一个角色,而应该抓住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跨越赶超,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三极,与北京、天津一起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快速发展。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中国目前有三大主要城市群,按综合实力强弱依次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在这三大城市群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总量比较大,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占全国GDP的10.4%,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二是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河北的各城市经济实力普遍不强,与京津两市的发展水平差距显著,承接核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较差,城市群周边的众多中小城市很难分享核心城市的发展成果。

加快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对于提高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京津冀的发展关键要看河北的发展,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城市,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河北的发展中应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深入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经济架构,剖析石家庄的发展现状,谋求战略先机,对石家庄的今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京津冀城市体系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结构

按照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国发[2014]51号),新标准按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划分为五类。其中超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0至1000万,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中等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至100万,小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按照这一划分标准,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天津为超大城市,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张家口、秦皇岛为大城市,邢台、廊坊、承德、衡水、沧州为中小城市(参见表1)。京津冀内部城市体系结构性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城市体系出现了明显断层,在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周边分布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中间出现真空断裂带,缺少人口在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承上启下的衔接,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中间断裂的结构,这种结构模式严重限制了核心超大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同时周边中小城市承接能力较差,不利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表1:河北省各主要城市市区常住人口概览(2014)

河北各城市

市区常住人口(万人)

石家庄

467.4

唐山

341.3

保定

280.6

邯郸

165

张家口

106

秦皇岛

103

邢台

80

廊坊

76

承德

63.4

衡水

52

沧州

47

京津冀城市体系两极分化结构为石家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石家庄有望快速崛起,成为填补京津冀城市体系断层的特大城市。近年来,石家庄市按照“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改造提升主城区,大力推进正定新区建设,2014年国务院同意河北省调整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原桥东区、县级鹿泉市、藁城市、栾城县,设立石家庄市鹿泉区、藁城区、栾城区,调整之后,石家庄下辖8个市辖区,市区面积扩大近4倍,市区人口达到467.4万人,随着主城区的不断扩大和正定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预计到2017年,石家庄市市区人口将会接近500万人,届时,石家庄市将从河北各城市中脱颖而出,率先步入中国特大城市行列。

(二)石家庄市与北京、天津的发展阶段呈明显的梯度格局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和赛尔奎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依据这个理论,可以对京津冀石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简单地评判。

1、从人均GDP方面来看,截止2014年,京津冀石的人均GDP分别为99995元、105202元、39984元和48970元,石家庄市的人均GDP分别是北京的48.8%和天津的46.5%,差距较大。按照2014年人民币平均汇率1美元兑6.1428元人民币折算,京津冀石的2014年人均GDP分别为16278美元、17126美元、6509美元和7971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标准,人均GDP为4085~12616美元为中等偏上国家,人均GDP高于12616美元的,就属于高收入国家。因此,河北省和石家庄目前还属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北京、天津已跨入世界高收入水平行列。

2、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2014年京津冀石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0.75%、1.28%、11.72%、9.43%,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第一产业占比均低于10%,同时,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占比,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北京已经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和石家庄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河北省整体水平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详细数据见表3)

3、从就业结构来看,2014年京津冀石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4.53%、7.75%、33.29%、25.60%,其中北京、天津的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均低于10%,达到后工业化标准,石家庄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处于10%~30%之间,达到工业化后期标准,河北省就业结构达到工业化中期标准。

4、从空间结构来看,2014年京津冀石的城镇化率分别为86.40%、82.28%、49.33%、56.17%,其中北京和天津城镇化率均在75%以上,达到后工业化水平,石家庄的城镇化率在50%和60%之间,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河北省整体水平为工业化初期。

表2:工业化不同阶段标志值

基本指标

前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实现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A>I

A>20%,且A<I

A<20%,I>S

A<10%,I>S

A<10%,I<S

就业结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

60%以上

45%~60%

30%~45%

10%~30%

10%以下

空间结构(城镇化率)

30%以下

30%~50%

50%~60%

60%~75%

75%以上

注:A代表第一产业,I代表第二产业,S代表第三产业

表3:京津冀石工业化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北京

天津

河北

石家庄

人均GDP(美元)

16278

17126

6509

797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

0.75

1.28

11.72

9.43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21.31

49.39

51.05

46.76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

77.95

49.32

37.23

43.8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

4.53

7.75

33.29

25.6

城镇化率(%)

86.4

82.28

49.33

56.17

总体来看,京津冀石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呈明显的梯度变化格局。截止2014年末,北京全面达到后工业化阶段,天津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石家庄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河北省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逐渐过渡阶段。京津冀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均衡,河北省发展相对落后,拖累了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是缩小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差距,落后的地区必须尽快赶上来,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和人口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应该在河北省的发展中起到更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力争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的第三极。 

(三)石家庄与北京、天津的主导产业呈明显差异化

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逐渐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架构,充分发挥了首都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步入世界先进行列,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77.95%,占据了绝对主导优势。

天津市是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在港口贸易、生产性科技研发、现代制造、物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先进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等板块。

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建国后逐渐发展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目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工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建材工业七大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

从宏观来看,石家庄与北京、天津在主导产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为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足够的腾挪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整合京津冀产业资源,扩大城市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增强京津两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实行产业转移,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为石家庄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表4: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市主导产业一览表

城市

工业化阶段

主导产业

北京

后工业化阶段

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导

天津

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

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先进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等板块

石家庄

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

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工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建材工业七大主导产业

(四)产业转移不容乐观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挑战,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

在产业基础方面,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于京津两地,石家庄缺少优势产业集群,高新产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高技术人才储备匮乏,对于承接京津大型产业,产业转移能力不足。

在产业链环方面,石家庄与京津产业技术差距较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相对薄弱,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原材料加工制造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难与京津在产业链环上进行衔接,产业转移对接不足。

在产业层次方面,石家庄工业化水平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与京津相比,产业发展落后一两个档次,产业层次出现断档,难以接纳从京津转移出来的部分产业,产业转移承接不足。

在产业环境方面,石家庄市在人力资源、公共服务、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京津两地差距较大,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难以匹配,产业转移动力不足。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的发展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也着力于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产业发展与区域振兴相结合的新思路,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新模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推动河北的发展,石家庄作为京津冀都市圈中的省会城市,应当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在河北的发展中一马争先,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产业对接

石家庄市在承接京津转移产业的过程中,应立足自身产业结构,有规划、有选择的进行对接,不能盲目引进。石家庄市的主导产业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制造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在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与京津进行产业对接,重点引进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增强第三产业的比重,早日实现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的目标,提高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对于第二产业工业制造的承接,应当坚决摈弃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项目,重点引进科技环保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提升全市的核心竞争力。

充分利用高新区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园区和2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承载优势,借力京津高端产业制造和研发优势,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制造环节或整体转移,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充分利用石家庄传统商贸和全国物流节点城市的优势,主动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产业转移,推动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引导大宗商品生产资料批发和物流企业在石家庄市建立大宗商品区域物流枢纽及相应配套设施,打造以城市消费品物流、生产资料物流为特色的华北现代物流基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石家庄的重点应放在承接北京转移出来的非首都功能上,未来承接的产业应优先考虑商贸、物流、现代服务等第三产业。随着石家庄城市主城区的不断拓展,将为石家庄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为石家庄建造京津冀商贸物流基地打下良好基础。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改善民生放到发展的首要位置

产业发展追求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是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环境优化以及增进居民福利和幸福感。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在实现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转变,我们应转变观念,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经济发展的成果应体现在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上,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才能促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还要注重环保建设。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应谋求绿色崛起,对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空间、生态、能源、基础设施等能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证。京津冀处在同一个生态圈,石家庄只有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改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障,才能实现绿色崛起。

石家庄即将迈入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大城市病”的滋生和蔓延,相关部门需提前谋划,统筹规划,加强对城市的道路交通、治安环境、公共服务、公共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因城市发展过快引发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要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地下管网、公共卫生、教育、群众文化娱乐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将石家庄建设成为真正的“幸福之城”。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省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科技创新产业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为省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把互联网及大数据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工具。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政府部门更好开展工作提供了平台,政府部门应积极适应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运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谋划能力和决策水平。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3%,人口占全国的7.23%,GDP占全国的10.4%,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交通便捷,航运发达,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到本世纪30年代,将有望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重现上世纪70年代“洛杉矶城市群”快速崛起的辉煌,现在,机遇就摆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省会城市提升的战略思考》作者 :陈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管理

2、《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作者:冯飞,王晓明,王金照 《经济观察

3、《打造京津冀第三极背景下石家庄发展新思路》,作者:夏靳苗 颜景渊 ,《石家庄学院报》,2015年第一期

4、《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若干思考》,作者:肖成金 王丽,《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5、《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北京日报》,2015年8月24日

6、《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石家庄市政府,2015年5月6日

7、《河北11市人口面积实力大排名》,《燕赵都市报》,2015年5月16日

        石家庄市统计局

        201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