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京津冀】加强统筹规划 产业转移提速

13.03.2015  00:00

河北广播网3月12日消息(记者杨帆)继续关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的 “全国两会特别直播节目——《对话京津冀》”,最后一期特别节目关注的是三地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2015年新年伊始,河北廊坊“新动批”红门商城已经开门营业,人气很不错。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政协副主席王学求表示,这些批发市场迁到廊坊将实现商家、地方经济以及产业升级这三方的共赢。

王学求:我们廊坊的永清是一个承载地,一个它离北京近,交通非常方便,批发市场的话是要加大一个物流的问题。其次它的基础设施目前来讲也是建得非常好,服装不是简单得批发,设计、制造、销售,一直到展示,(它是)整体的、一条龙的这样一个地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说,结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长远目标,这样的调整必将给北京和河北两地的老百姓带来福音。

闫傲霜:这个产业是有市场导向的,在新的区域里头发展,它肯定要解决比如说当年在北京聚集的时候,生活成本很高,包括交通也不是很便利。那么到了新的区域以后呢,一个是有一个很好的营商环境,另外就是应该有一些配套的生活设施,包括比如说子女的教育、医疗,如果在相关的这种公共服务上也能够给他们提供这种比较好的服务的话,会对纾解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战略中,不仅是北京与河北、天津之间的产业联合与科技输出,天津与河北这方面的合作项目也不少。天士力控股集团将具有千年历史的安国中药材市场打造成“安国数字中药都”。实现天津和河北在健康产业上的对接。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说,这样的对接实际上是三地的强强联手和优势互补。

闫希军:一个就是借用了安国几百年的中药都,它有历史传承,现在它是全国17个药材交易集散市。我们抓住这个历史的卖点,利用天津和北京的科技资源,北京中医科学研究院已经研究了三千多种中药植物的DNA测序,辨别身份证;河北结合他的药物研究院,构筑了一个大平台;一个是标准化仓储加工,第二是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包括未来期货交易,这都要借用北京的力量。

闫希军说,到2016年6月正式运行的安国数字中药都通过电子交易平台、金融服务、第三方物流,将中药材辐射到全国,不仅惠及三地,更能实现全国联动。

闫希军:未来我们的重要到这个平台,一个是你是不是有身份证了,再一个就能评价你的等级。通过京津冀这个项目,推动成省部联建,包括国家中医药局、国家中医研究院共同参与,打造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还不光是华北地区,它又辐射了全国,把全国药材资源生出去,把服务生出去。对药农有序管理、标准化种植,源头输出,就把全国联动起来了。从此就结束我们中药材乱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