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才一体化迎来破局

13.05.2017  07:02

京津冀人才柔性流动,使得河北沧州的患者在本地也能得到北京医疗专家(右)的诊治。傅新春摄/光明图片

阅读提示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了“建设和管理好首都”的总要求,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步伐,由此正式启动。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向纵深。

创新发展,人才为先。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4月27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审议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组部人才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此次审议的《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是我国人才发展史上第一个区域性人才发展规划,也是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专项人才规划,对于更好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如何从“虹吸”走向“辐射

京津冀地区向来是我国人才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拥有全国1/2的“两院”院士、1/4的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3的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加速的当下,破除三地之间区域之间人才资质不互认、人才政策不衔接、高端人才分布不均匀、人才流动不顺畅的困局,迫在眉睫。

中央组织部对推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长赵乐际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44次会议上强调,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导京津冀研究制定区域人才协调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人才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就得益于上海很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龙头作用,在区域内实现了人才、资本、产业的多向流动,进而带来了整体经济繁荣。

然而,在京津冀地区,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上存在较大落差,人才流动的总体趋势是河北流向京、津,尤其集中于北京。一直以来,北京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一直让津、冀两个近邻倍感压力。

引起京津冀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因素很多,区域之间人才资质不互认、人才政策不衔接、人才市场不统一等问题是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北京是首都,人才流动、成果转化都是面向全国的,这就进一步造成了河北的‘灯下黑’。”河北省廊坊市常务副市长贾永清说,“守着京津两大都市,我们却很难吸引高端人才。

“‘大城市病’、虹吸效应带来的往往是人才浪费——高端人才都争着进入政府部门、高校、国企,为的是落户北京、享受公共服务,并不必然为北京带来效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忧心忡忡地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特别是雄安新区的设立,目的就是促使要素资源在三地能够多向自由流动,缩小京津冀之间的发展差距,从而在根本上破除这种虹吸效应。”贾永清认为。

5月6日,一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的医疗专家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分别围绕“腰椎小关节突植骨融合术”“痛风的诊治”“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等专业内容同张家口的同行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联合引进和柔性使用人才,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提升人才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刘敏华表示,北京作为首都,必须勇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三城记”中担当“主角”,积极主动协调津冀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他介绍,2016年京津冀三地党委组织部共选派220余名干部人才交叉挂职,有效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三地共同开发了京津冀高级专家数据库平台,为人才资源融合共享打下了基础;举办了首都专家“石家庄行”“张家口行”活动,为当地企业和地区发展出谋划策。

要推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支撑区域协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人才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吴江介绍,2016年2月,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发力,以人才一体化切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上,三地党委组织部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签订协议,正式启动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的研究编制工作。

告别“同质化”走向“差异化

5月5日,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发布消息:截至目前,渤海新区累计承接京津项目218个、总投资2077亿元。这一成绩得益于体制机制创新——2015年起,沧州渤海新区在国内首开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为入园企业保留“北京身份”。解决了“身份难题”,当年即有21家北京生物医药企业组团签约落户渤海新区。

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才竞争力,关键是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活人才发展活力。”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田庚说,“下好人才这步协同发展的‘先手棋’,还需要我们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这一基础保障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进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要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布局。要按照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创新创造、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提升的功能布局,找准各自在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发展定位。”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盛茂林表示,天津将发挥好“转换器”和“放大器”作用,努力在推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促进协调发展,实现自身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三地充分利用各自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2016年10月,投资近300亿元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项目(AMOLED)在河北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内开工。该项目负责人张德强表示:“在河北而不是沿海省份落地转化,既可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空间优势,也可方便地调动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资源,这是一条快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此外,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精雕科技、四方继保、北汽现代四工厂、首钢机械、金隅集团等一批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著名企业纷纷与津冀两地签约,将生产基地、中试平台、生产性研发平台设在河北廊坊、保定、承德、张北,以及天津宝坻等地。

京津冀拥有1940万人才资源,占全国总数的12.3%。京津冀人才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没有用好、用活现有人才资源。”吴江认为,“解决人才分布不均衡,关键在于怎么调整人才存量结构,进而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按照协同发展战略,北京是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是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三地通过错位发展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盛茂林说,“其中最关键的是,京津冀三地要各有特色、相互承接,不能同质化发展。

打造世界级大城市群

5月上旬,河北省人社厅发布消息,将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积极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把雄安新区打造成创新成果转化的沃土、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乐土。

要把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三地深化和拓展人才合作交流的引领区、示范区、先行区来打造。”中央组织部人才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将由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围绕雄安新区建设目标任务,支持制定人才发展计划,集聚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高端人才,到2030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区。

人才聚,则事业兴。“雄安新区是三地乃至更大范围人才施展才华抱负的大舞台,也是改革创新的大平台,可以进行更多的先行先试。”梁田庚表示,“在这方面需要三地协作的地方还很多。比如,雄安新区的人才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才服务保障衔接配套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努力实现人才在区域内流动无障碍、身份无壁垒、环境无差别、生活无不便、价值无损失、心理无落差。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满机遇也不乏挑战。几年来,京津冀三地联手,有力推动了人才在三地间的交流合作: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协议等政策打破了区域限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等京津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落户河北,为河北人才带来更多创新创业机会。“但我们也面临人才流失加重考验。与京津相比,河北产业结构欠佳、技术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滞后。”河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京津冀户籍限制放松、城际交通完善,河北优秀人才流失可能进一步加剧。

人才向大城市集聚,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还是在上升阶段,这是不可逆转的。”吴江指出,“北京有‘大城市病’,主要还是因为京津冀地区的大城市还不够多。相同水平的大城市有十几个,分流和承载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大城市群,各城市各有定位,互相承担产业与人才。

事实上,京津冀地区并不缺少国际化的项目,雄安新区、冬奥会、曹妃甸、首都新机场、世博园、自贸区,都是很好的人才平台。发挥京津高端人才资源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既可促进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才与产业有机融合,又能加强对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廊坊、沧州、衡水、邢台等节点城市的智力支持。“如果能走出一条人才优先发展,人才驱动创新的良性道路,有效提升河北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和综合承载服务能力,京津冀的先发优势就将非常明显了。再过二三十年,这个京津冀城市圈将是世界级的。”刘敏华说。

打造一个世界级大城市群,使资源要素实现多向流转,既可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也可为中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引擎。”吴江强调,“我们的目标很清晰——构建京津冀人才发展共同体,确立区域人才发展新格局,依托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汇聚全球顶尖人才,打造‘天下英才聚集区’。

 

责任编辑:张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