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推动资本热潮 天津金融业迎新契机

16.07.2014  19:46

京津冀一体化升级为国家战略后,资本市场热潮涌动。 

近年来,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从国际范围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从国内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已成为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后的第三大都市圈,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是三地经济合作的方向,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则是其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是金融调控中心,金融政策的出台、监管都出自北京,天津作为华北的经济中心、北方航运中心,对华北的经济和国际航运都起到支撑作用,天津形成金融中心是符合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定位的,发展经济和航运必须有金融业的支持,结算和汇率等产业客观上就要求金融业为其服务。 

天津有望成新金融中心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得到高层重视,无疑增加了市场的信心和期待。 

“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一体化的路径如何,金融如何相应配合支持,是期待之余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信达证券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北京、天津人均GDP在9万元左右,而河北省不足4万元,差距较大,京津冀一体化的程度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在牛凤瑞看来,金融业的发展和实体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金融业是高端服务业,给各个产业输入血液,控制经济命脉;实业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上述研报指出,从GDP增速来看,河北省并无优势,比北京稍高,远低于天津。从产业结构看,三地差异较大,北京服务业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6.5%,金融、通讯和信息技术等行业贡献较大;天津工业发达,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优势明显;河北省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占比较高,钢铁、石化以及建材等三大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一直在50%左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金融一体化主要是演好“双城记”,带动河北金融融合发展。北京与天津的发展必须要走合作分工、协调发展的道路,避免同构发展、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两市要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确定发展重点。 

在今年5月下旬举办的廊和坊金融街推介会暨京津冀金融合作座谈会上,天津市委金融工委相关领导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由于金融业的行业属性和我国现行金融管理体制、金融业的改革创新、要素流转以及资源配置,需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严格监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是三地金融业加快实现合作对接的必要条件。同时注重产融结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要求,避免脱离产业结构实际而盲目引进金融资源,避免金融资源同质化和无序化。 

赵秀池认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实现,天津会成为新的金融中心,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比较漫长的。 

京津冀联手推动金融一体化 

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京津冀拟联手设立金融试验区推动金融一体化。 

4月1日,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会上,北京市金融局副局长沈鸿介绍,目前京津冀三地金融办正在调研,拟在北京大兴、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三地交界处联合设立小范围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尝试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助推三地实体经济发展。 

据沈鸿介绍,早在三年前北京市金融局就提出研究京津冀金融一体化,首先取得了河北金融办的支持,去年又同天津签订了合作协议。“当时并不是从  疏解城市功能  的站位考虑,更多地出于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三地交界处搞一个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尝试探索一些金融管理创新。”沈鸿说,三地金融一体化将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信用评级一体化,既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区域经济,同时有利于打击非法集资。 

赵秀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作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吸引金融总部入驻,天津的发展重点则为金融改革创新基地,为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各类资金信托业务、创新金融机构和离岸金融等提供服务。 

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资本的带动作用助推产业的升级?不可能重走“珠三角”和“长三角”自然发展的老路,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更大区域内的功能调整,这一过程中同样需遵循市场的规律。“比如北京的上市公司,在上证所拥有的企业数量和公司市值都排老大。一些成熟的上市公司可以产业链的形式和河北、天津合作,高端部分留在北京,生产线转移出去。”沈鸿介绍说。 

优质物业为金融一体化加速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京津冀之间要素流动、基础设施渐趋完善、金融产业链条延伸以及京津冀酝酿共设的“金融试验区”可能带来的金融监管创新,对身处其中的金融企业而言,不失为一次机遇。 

牛凤瑞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天津能够出台一些政策,减轻金融业、银行业的外部交易成本,这是吸引金融业聚集的外部条件,也是吸引企业入驻的价值洼地。 

平安银行副行长张金顺表示,平安银行与天津滨海新区的于家堡金融区、廊坊市廊和坊金融街都在接触与接洽中,积极寻找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商机。未来,平安银行和平安集团会根据双方的合作意向推出具体合作项目。 

牛凤瑞进而表示,滨海新区在发展中会形成自己的中央商务区,这是一个客观过程,政府有相应的规划和设想,会相应地加快这一过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在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标杆物业项目的打造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即加速器的角色。 

值得市场注意的是,作为港资企业,高银地产如今融入天津滨海高新区的节奏在加快。业内人士指出,这决定了天津滨海高新区即将迎来格局性的巨大转变,天津新中央商务区也即将迎来完美诠释。 

记者了解到,高银地产作为一家世界级大都会综合地产商,主力发展中国高端房地产市场。高银地产一直专注发展高端优质物业项目,其总部位于香港中环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身处国际顶级商务区,使其对CBD有着更深的了解和认知。 

据悉,高银地产正在打造一个世界级高端城市综合发展项目——“新京津  高银天下”。一幢117层摩天大楼——“高银金融117大厦”座落于项目中心,将成为天津地标,并成为全球未来十大摩天大楼之一,为世界范围的投资者提供与之匹配的商业发展和生活空间。“高银金融117大厦”因117层而得名,其结构高度597米,仅次于阿联酋哈利法塔,列世界第二位。 

优质的物业配套是其产品受青睐的重要原因。据了解,项目装饰装修范围包括117塔楼及裙楼、总部办公楼E、商业廊、精品商业及地下空间。项目采用的各类石材就有33种,需从国外进口的各类高档石材有黄色缟玛瑙、蜂窝复合白玛瑙等约23种,产地遍布伊朗、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巴西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装饰面均采用吸声降噪系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高银地产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脉络的洞察,对中国经济发展热点的前瞻,对国际顶级商务区的理解。高银地产选择了天津这个京津冀城市群的港口城市,选择在京津冀一体化这样的历史机遇期,通过打造标杆项目,利好金融产业的聚集。这吻合了目前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初衷。 

天津滨海新区探索创新路径  承接首都金融资源 

近日,随着17个京津冀大项目、好项目在滨海新区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90亿元的高端产业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安家落户。此次签约中,金融及现代服务业项目共计4个,投资总额达11亿元。 

面对这一“战绩”,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财政金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业得到较快发展,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机构大量聚集,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交易种类丰富,构建了有一定市场规模的金融体系。下一阶段,天津滨海新区将继续积极探索承接首都金融资源的新路径,为更多金融机构落户新区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实体产业和金融产业如何融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津滨海新区可以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金融扶持的重点,包括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科技、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等。 

政府扶持加速金融平台搭建 

据了解,2013年天津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8020.4亿元,同比增长17.5%,较2009年增长1.1倍。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07亿元,下降0.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403.03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07.3亿元,增长16.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358.94亿元,增长13.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95.8亿元,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15亿元,增长2.6%,金融业增加值326.14亿元,增长24.4%,房地产业增加值156.17亿元,增长17.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数据发现,从产业结构上看,2013年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业增加值的增幅是最大的。对比GDP增加值的增幅,金融业也高于GDP增速近7个百分点。 

据统计,去年天津滨海新区注册融资租赁法人机构167家,租赁合同余额4600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注册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1190家,注册(认缴)资本超过3000亿元,在全国率先形成比较完善的股权投资基金政策制度和监管服务体系;天津股权交易所累计挂牌企业412家,涉及28个省市,实现融资217.05亿元。金融资产交易所累计挂牌项目16678个,累计成交金额9688.12亿元,沪深两市上市企业2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1家。 

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业迅猛发展,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是分不开的。 

据悉,天津滨海新区先后设立了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塘沽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搭建起集聚银行、担保公司和创投公司等各类机构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为区内科技型企业提供以融资为主的全方面帮助,并与多家金融机构联合推出“天使贷”、  “纳税贷”和“智权贷”等30款特色产品,满足了中小企业多样融资需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从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逻辑看,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各类优惠是一个极大的助推力。如果靠市场经济的“野蛮成长”,那么金融业的发展可能会陷入无序的境地,而天津滨海新区通过政策层面的扶持,自然利好金融产业、机构的导入,也利好市场环境的形成。 

高端金融促楼宇经济发展 

政府层面提供了一个宏观的金融发展平台,商务楼市以及地标性建筑将成为金融产业的微观平台。 

2010年天津市在各区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了一批“亿元楼宇”。在创新发展思路、搭建发展载体的同时,也壮大了区县经济的实力。2011年,天津市工商局正式出台《关于促进楼宇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主体准入、信息服务和全职服务等方面,推动了楼宇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了楼宇经济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到了2012年,天津加大了楼宇经济推动力度,引入更多高端服务业,力争实现年内税收超亿元楼宇增加50个。 

2013年,天津市鼓励中心城区围绕培育  “特殊建筑”、“特色楼宇”及“  特别区域”,加大楼宇资源的开发整合和业态创新。今年,天津市围绕万企转型升级工作,对楼宇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和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将使得此类楼宇经济与产业导入的关系更趋紧密。 

近期,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史继平表示,作为滨海新区商务核心,中心商务区在申报的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方案中,重点任务是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承接北京金融业转移,打造京津冀高端金融服务基地。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区规划调整,目前该区规划面积已由原来的37.5平方公里扩大到4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金融、现代商务、高端商业等功能。除了传统的小白楼区域外,滨海新区的于家堡、响螺湾及高银中央商务区都是重点打造的高端服务业承载平台。 

赵秀池认为,高端商务楼宇应注意金融企业的导入,对入驻企业规定相应的入驻条件及优惠政策。如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的高银中央商务区,占据着京津发展轴的有利地势,并打造了承接总部经济、金融功能为主要载体的  “高银金融117”大厦,其建筑楼高597米,共设有117层,建成后将成为华北第一高楼。 

在以“高银金融117”大厦为核心的国际化商业中心区,业态涵盖了国际甲级办公大楼、五星级酒店、高端商场及完善的娱乐配套设施,包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服务式公寓及歌剧院等现代化设施,自然对金融企业的入驻有极大的吸引力。 

建成后,“高银金融117大厦”首层至92层作为甲级写字楼,93层至顶层将作为六星级豪华商务酒店。预计办公人数将达到17590人,酒店设置300间客房,规划酒店工作人员约200人。未来,高银项目,不仅是天津高新区的一张亮丽  “名片”,还将成为可与香港中环商务区媲美的天津全新商务区,更将成为京津地区城市的全新地标。 

严跃进对此表示,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往往愿意选择高大上的楼宇,这是体现金融企业档次和实力的一个基本条件。高银国际项目带来了较好的物业配套和产业集聚功能,对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自然起到了加分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天津与河北三地如何协同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有分析指出,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实施是一个结构调整过程而不是铺新摊子的总量扩张过程,要避免总量的扩张,就要避免总量的财政、货币放松政策,尽量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使得市场去配置资源、调整结构。 

其中,金融业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其过程如何推进?金融和产业之间如何平衡?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 

NBD: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天津的城市定位如何? 

徐逢贤:国家对天津的定位是北方经济中心、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在北方经济中心这个定位上,天津航运中心的地位突出。由于天津的交通四通八达,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给天津提供了一个机遇。 

NBD: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天津的城市机遇在哪里? 

徐逢贤:天津近5年的GDP排名均在东部省市名列前茅。在京津冀一体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天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由于天津的交通网络发达,对于天津引进外资、加大外商投入都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天津的文化教育事业,也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NBD: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能否实现金融一体化? 

徐逢贤: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是可以实现的。北京是国际金融中心,其地位不能动摇,但京津冀金融领域的部分业务可以一体化,可以转移到天津。中国共有3个国际金融中心,分别是香港、上海和北京,但北京与其他两个不同的是,很多国际金融机构的分支都在北京,京津冀一体化可以进一步发展世界金融。天津的金融业务可以和北京零距离沟通。由于天津的GDP增速较快,投资也会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平,天津作为一个新的金融中心,可将金融业提供的资金投入各个产业。 

NBD:京津冀一体化中,天津如何利用金融业优化自身产业? 

徐逢贤:一方面可以发展国际航运事业,由于滨海新港由4个港口组成,国际航运业的基础相当雄厚,这样可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货币流通。天津还可以利用金融业发展创新产业,扩大对创新产业的投资。天津的金融业甚至可以影响河北、山西和河南等周边省份金融事业的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后,天津金融业的发展必将加快。 

NBD:天津滨海新区发展金融业有何优势? 

徐逢贤:滨海新区在天津的定位,与浦东新区在上海的定位相近。天津市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和上海的机构多集中在浦东新区是一个概念。金融业在此聚集的效应,就是能够加快该区域资金的流动,并且滨海新区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所以可以吸引大量外资来天津投资建厂,从而促进该区域产业的发展。 

NBD:滨海新区建设过程中,相应的金融资源导入速度会很快,金融扶持实体产业的重要性也很明显。那么,从实体角度看,哪些产业应该优先导入? 

徐逢贤: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必须要有投资,而投资的主体就是金融机构,国家虽然有一定的政策引导,但是投资的主体还是银行贷款和企业自身资金。所以在滨海新区,金融资源导入速度加快,产业转移速度就相应加快。天津是港口城市,对外贸易量也在增加,除了金融机构投资到创新产业以外,也大力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产业领域,这样可以加快天津的产业转移速度,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会在相当一段时期,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NBD:天津金融事业的发展,是否会带动其区域内的中央商务区(CBD)的发展? 

徐逢贤: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推动天津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是必然的过程。金融业是产业发展的血脉,金融资金的流通在加快,也必然驱动整个区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