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京津冀一体化”东风 河北跑出“速度与激情”

03.10.2015  09:34

    导语: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对于疏解首都功能、优化区域布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河北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

   央企进驻河北 京津冀发展需要资源共享

   87家央企进河北

  日前,87家央企集聚保定市,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省政府深度对接。仅半天的时间,就签署合作协议69项,涉及329个重大产业项目,意向总投资超1.6万亿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大佬”,十分看好与河北的战略合作。

   中关村人扎根秦皇岛

  9月29日,记者走进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与别处的园区不同,这里每个入驻企业的办公楼外,都没有围墙,正如创新不需要任何框框。

  2014年5月,中关村海淀园全国首个分园——秦皇岛分园揭牌成立。同月,秦皇岛千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成为首个落户秦皇岛分园的高科技企业。

   大红门600家商户进驻河北白沟

   作为承接大红门地区商户进驻的第一站,河北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坐落于白沟繁华的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服装城保留‘大红门’三个字,一是尊重并认同大红门在服装产业方面的价值和影响力,一是让大红门商户们增强亲切感和归属感。”商城经营方负责人说。

   京城名校纷纷进驻河北办学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签约并揭牌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签约并揭牌。该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此举也被视为推动教育等公共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共建共享的一项举措。

   北京与保定市教育资源共享

  今年5月份,丰台大红门地区和保定白沟举行商贸产业对接推介会,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值得关注的是,丰台区不仅将在产业层面与保定市对接,还将与保定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据了解,目前北京实验二小怡海分校、北京八中怡海分校已经与保定地区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设一所占地700余亩在校学生5000人,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一体化学校和国际学校。在丰台区享有盛誉的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集团也在与保定方面接洽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合作助推两地产业合作,也将不断深化两地合作的内容与形式。

   五高校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

  9月16日,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在北京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还将在跨学科、跨院校的科教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跨院校的分系列人员聘任制度,跨学科、跨院校的合作研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协同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

    交通一体化“点亮”京津冀

   轨道上的京津冀

  按照规划,京津冀之间将有27条城际铁路,未来将形成3796公里的铁路网。在区域范围内,将实现以京津为中心,辐射周围的3小时高铁交通圈。在高速交通圈的支撑下,京津冀区域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将成为可能。

   通畅、智能的京津冀

  未来,京津冀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的所有‘断头路’将被打通,区域路网格局由‘单中心、放射状’向‘多中心、网格状、全覆盖’转变;三地之间公交、地铁可以一卡通行。

   机场一体化的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机场协同发展,将会改变“首都吃不了、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局面,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近一年多以来,京津冀航空交通格局加速演变,三地机场协同有序展开、谋求错位发展。运能接近饱和的首都机场,逐步将航班时刻的增量向国际航班倾斜,国内航线则分流至天津机场和河北机场。去年,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200万人次,20.4%的增速领跑全国干线机场。石家庄机场当年客流量突破560万人次,增幅也达到9.6%。

(据中国经济时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政府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