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50余名专家27小时成功抢救“羊水栓塞”产妇

12.09.2014  19:05

图为救治成功后,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看望该产妇。 严肖华 摄

    中新网西宁9月12日电 (李薇张海雯)12日早8点45分,一位羊水栓塞产妇经过青海3家医院联合抢救并会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远程会诊,50余名专家和医护人员历时27小时,输血56袋后,孕妇被成功救治,目前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据悉,该产妇35岁,为第二次分娩。在该院待产后,于10日出现自主宫缩,至11日凌晨5点左右正常分娩,产出一个3千克男婴,男婴一切正常,整个自然分娩过程十分顺利。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副院长祁淑英介绍,在产妇分娩后的观察中发现,该产妇非正常出血,在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后,“我们立马意识到这个产妇可能情况危急。”祁淑英说,“当时我们猜测,可能是由于胎盘滞留、产道损伤等引起的产后出血,另一种可能就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起的过敏反应,死亡率高达80%。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其发病率因统计标准不同,数据有很大差异,一般为两万分之一左右。

    在排查该产妇病理症状过程中,发现产妇血液有羊水成分,该院迅速确定产妇为羊水栓塞。

    由于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并没有成人救护的专业技术力量,因此该院在第一时间向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发出援助邀请。“随后我们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了远程会诊,指导我们进行救治。”祁淑英说。

    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及青海省血液中心的联合救助下,从11日凌晨5:45至12日8:45,历时27小时的抢救,在得到家属的同意后进行子宫全摘后,该产妇最终转危为安,目前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祁淑英介绍,羊水栓塞成功救助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尚属首次,“这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孕妇的好运气,救助团队处理及时、产妇自身身体素质不错、病人家属配合等因素,都是产妇救助获得成功的原因。”(完)

【责任编辑:王春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