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信:亦敌亦友的海外剧别一限了之

16.12.2014  12:50

    明年由于广电总局实施“限外令”,海外剧引进规定要求视频网站买到的境外内容必须持证上岗,美剧迷、韩剧迷同步追看境外热门大剧已无法实现。在2014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上,记者了解到明年海外剧引进的窗口滞后期约为半年,半年的引进“时差”引发业内人士担忧盗版会卷土重来。几大视频网站负责人表示正在寻求应对办法,配合主管部门一起做好防盗版的维权工作。(北京晚报 12月14日)

    广电总局要限制海外剧,播出半年左右才能引进,在此期间还得拿“”。广电总局给出的说法是防止盗版维护版权,这种理由如果放在五年前可以说是光明正大,还会获得民众的鼓励叫好,现在视频网站都主动购买版权并及时提供中文字幕,再用这个理由就有些欲盖弥彰了。“限外令”的真实目的,就是让海外剧也“享受”国内剧的待遇,在保护市场的同时对内容进行官方把关。

    反而,“限外令”不仅保护不了版权,而是会因催生大规模的盗版。因为,当有版权的海外剧无法在国内同步播出后,英语韩语能力过关的人就会去看海外电视台,语言能力不过关的人也会想办法下载资源,别忘了网友能自己动手制作中文字幕。同时,盗版商人则会制作非法压缩盘在街上售卖,这叫人想起十多年前的追剧模式。因为,“限外令”管不了海外的视频网站,海外剧爱好者完全可以走“远水解近渴”的观影道路,审查窗口期即是盗版高发期。

    无疑,海外剧对中国影视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它抢走了高端受众,国内影视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就“投降”了。广电总局无法容忍海外剧在影视市场、思想市场、文化市场等领域翻江倒海,但一限了之的做法看似有效,却也降低了国内影视的活力,因为带来活力的鲶鱼效应被扼杀了。尤其是其一周一集的制作模式,业已被各视频网站的自制节目所借鉴,甚至其内容的新视角也“洋为中用”,变成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同样获得了不少拥趸。海外剧和国内剧的良性互动,会因“限外令”而被打破。

    其实,民众欣赏影视节目时,并没有刻意区分海外剧和国内剧,而是依据自己所好进行选择。可是,国内剧实际上就只有三种模式:一是战争神剧模式,二是家庭职场模式,三是古装传奇模式,很多年都没有更新换代,观众自然会流失到美剧韩剧那里。而且,海外剧的窗口滞后期很难用国产剧填补。说到底,最好的“限外令”就是为国内剧建设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市场,用健康的内容、价值和思想吸引民众,公平竞争,而不是借行政手段驱赶亦敌亦友的海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