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交管部门五项限行措施让路于民 呼吁市民绿色出行

14.04.2015  09:46

石家庄堵不堵?最近又成为很多人议论的话题。那么,市区交通现状到底怎么样?管理方面下一步还将做哪些工作?交通参与者还能为畅通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调查走访了交管部门、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普通市民、相关专家等,倾听各方声音,共同为省会交通把脉。

调查

80%左右路口 非高峰时段一个绿灯能过

我个人感觉,石家庄市区存在交通拥堵,但在承受范围之内。”焦玉欣是一位的姐,已经开了18年出租车,对城市交通有着切身的体会。她告诉记者,她感觉市区的交通拥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二是个别路段交通拥堵,平时在市区开车,大部分路口一个绿灯都能过去。跟国内一些大城市比,咱这儿堵得并不是那么厉害。

记者了解到,市区内共有灯控路口505处,80%左右的路口在非高峰时段,一个绿灯机动车都能通过。

机动车一个绿灯就能驶过大部分路口,并不代表市区就真的交通畅通了。在4类特殊情况下,市区仍然会出现相对严重的交通拥堵。这4类特殊情况包括:

特殊时段:每个工作日早晚两个上下班高峰,具体为7:30至8:30和17:30至19:00。可以得到印证的就是,在周末的这两个时段,开车并没有工作日的那种体会。

特殊路段:槐安路高架桥中间路段(安平桥和安建桥)、胜利北街、中华大街是市区较为拥堵的三处路段,另外就是高架桥结束后的第一个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比如槐安路向西的时光街口、体育大街向南的和平路口、中华大街向南的市庄路口、和平路向东的建华大街口等,总会出现长长的车流。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条快速路汇总了沿线区域的车流,一下子涌到一个路口,长时间等待在所难免。

特殊日期:清明、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前的几天,市区往往严重拥堵,主要跟市民的走亲访友、 旅游 购物等频繁出行有关。

特殊天气:冬夏季节市区遭遇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时,也会对交通产生严重影响,造成市区交通拥堵。

反思

除了抱怨 我们还能做得更好

石家庄市公安局副局长、交管局局长武瑞琪表示,对城市交通问题,应该理性地看待,辩证地看待,客观地看待。堵或不堵,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感受不同,但是减少拥堵、保证安全和畅通是交管部门的永恒职责。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校上下学时交管部门在门口增派警力疏导;严格限行,给上下班的市民让路等,都是为了让广大市民有一个畅通的感受。

交通管理工作涉及城市管理的多个方面,可以说硬件设施是基础,交警管理是手段,交通参与者配合才是根本。”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郭省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城市交通畅通,必须“三位一体”。即:硬件跟得上,管理跟得上,交通参与者配合支持。

郭省说,交通参与者是交通畅通的根本因素,大家要树立守法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的理念,理性选择每一次出行方式。“个别司机,一边抱怨着交通的严重拥堵,一边开车出去打酱油。”郭省说,像这种“开车打酱油”的行为,就不利于交通畅通,是完全可以改掉的。有些市民开车时,一边抱怨交通拥堵,一边出现随意变道、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你争我抢等不文明行为,加剧拥堵状况。

交通畅通事关每一位市民,也离不开每一位市民。郭省说,当我们抱怨交通拥堵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今天有没有必要开车?遇到拥堵相互礼让了吗?一个人的改变,大家无法感受到对交通的影响,当我们人人都改变自己的时候,交通畅通离我们就会越来越近。

措施

尽可能把道路资源让给最需要的市民

石市交管局有关人员介绍,交管部门先后对重型中型载货汽车、普通货车、客车、外地牌照汽车、黄标车等五类车辆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

一、重型中型载货汽车(黄牌):每日05:00至24:00禁止在三环路(不含)以内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