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近10万人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了

15.05.2015  11:14

□本报记者 崔虹 通讯员 高靖华 姚晓科

从每天用扁担挑水到现在24小时不间断有水,从曾经的荒山无水到现在的青山绿水,从以前的落后产能到现在的绿色工业……“十二五”以来,保障民生水,涵养生态水,全面打响保卫生命之源、生态之源攻坚战。井陉县近10万人再也不用为饮水安全犯愁,小流域治理为当地百姓换来了金山银山,调整产业结构则让井陉县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近10万人再也不用为饮水犯愁

连着旱这么长时间,以前别说洗澡,吃水都得考虑怎么节省,现在不用发愁了。” 日前,井陉县李家嘴村党支部书记范四小拧开太阳能上水的水龙头笑着说。

李家嘴村地处井陉县西北部深山,曾经全村200余口人用的都是水窖积存的“无根水”,遇天旱年份儿,水窖蓄不上水,还得挑着桶到几公里外的山沟里找渗泉水。“渗泉水在深山沟里才能找到,羊肠小路不能过车,只能靠牲口驮人担。水眼儿比筷子还细,舀一担水至少得一个多钟头。”回忆起当年的吃水难,63岁的路玉文老人感触颇深。路玉文说,水挑回家后,比油都金贵,连洗锅刷碗、洗脸洗脚的水都舍不得倒,积存起来喂猪、喂牲口。

2013年,井陉县投资59万元,为李家嘴村打了深井,安装了自来水,一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水,路玉文再也不用为吃水的事犯愁了。井陉县水务局农水科工作人员高学琴介绍,“十二五”期间,该县将投资8400万元,解决169个村14.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完成投资6300万元,解决了111个村9.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去年是我们县有记录以来,除1997年外旱情最重的年份,却创造了人饮不安全的‘零记录’。

治理小流域给百姓换来金山银山

站在井陉县彪村山头上,放眼望去,火炬、刺槐、枣树、核桃树从上至下带状分布,层层叠叠。

小流域治理绿了山坡鼓了腰包。”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林说,他们已绿化山场上万亩,发展枣树、核桃树等经济林6000余亩。刘玉林说,彪村所在的金良河流域已成为全国小流域治理的样板,不仅干涸已久的金良河部分河段又开始常年出现径流,而且也为下游的县城防汛筑起了坚固“生态坝”,1996年后再无洪水淹城记载。“小流域治理为俺们村营造了绿水青山,搬来了金山银山。

井陉县水务局水保站负责人冯润明说,“十二五”以来,该县累计投资2085万元,完成13条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5平方公里,15个村从中受益,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冶河是井陉的“母亲河”,也是全县水土保持能力的“晴雨表”。“这些年,冶河枯水期流量已稳定保持在每秒5立方米左右,同比增加了近2成。”冯润明说。

调整产业结构营造碧水蓝天

初夏时节的治河湿地丛林茂密,鱼塘点缀,水草丰茂。治河湿地已成为省级湿地公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名贵冷水鱼养殖基地、华北地区仅次于白洋淀的蛋鸭养殖基地,两者产值叠加突破了2亿元。湿地原生态旅游也日渐升温,这里成为省会居民的休闲目的地。

为了这河碧水,我们县做出了巨大牺牲。”井陉县环保局副局长刘国健说。近年来,该县砍掉了境内20多家印染、造纸、化工等水污染严重企业,年损失税收超过1亿元。

据介绍,近年来,井陉县大刀阔斧调整产业结构,矿山开采企业由原来的上百家减少到现在的57家,碳酸钙企业由原来的1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59家,石灰机立窑企业由原来的5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31家。同时,该县着眼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建成了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上海航天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一批超亿元项目;着眼打造汽车装备制造业基地,上马了中智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制造、鼎邦整体浇铸高强度耐磨件生产等一批超亿元高、新、绿项目。

此外,井陉县还利用千年古县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林生态资源,新上了窦王岭文化产业园、北方祖山石鼓寺生态旅游区等21个超亿元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与原井陉古道基本重合的307国道为轴心的古城、古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带和307国道南侧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北侧红色旅游产业带,“一轴两翼”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大格局日渐形成,省会西部“花园”已具雏形。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