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井下出了个“乌金蓝领工程”首席讲师

30.03.2015  10:39

【河北日报】井下出了个“乌金蓝领工程”首席讲师

(2015年3月24日) 06版

http://hbrb.hebnews.cn/html/2015-03/24/content_53573.htm

【阅读提示】

王进东是个“煤三代”,祖、父两代都是矿工。他24岁时以考试第5名的成绩被招录进开滦集团赵各庄矿。

从入矿那天起,他就开始在千米井下摸爬滚打,先后干过攉煤、打柱等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4年。

20多年的井下强体力劳作,足以让一个人放弃梦想,但王进东没有,反而从黑暗的井下采撷光明,让自己的人生不断闪光。

安全工作从零开始、向零迈进”,王进东创新工作室的墙上贴着的这样几个大字。煤矿作业是世界公认的高危行业,从事这一行,王进东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努力确保“”伤亡。

时过很多年,王进东依然还记得那个班前会,闯进会议室的那位大嫂一边把呆滞的目光掠过每一个在场者,一边喊着:“你藏哪儿了?快点儿回家吧……

她是一位工友的家属——几天前,她的丈夫由于耍大胆,图省事,未按规程操作,被落下的矸石夺走了生命。

当那位大嫂的目光与王进东相对的瞬间,王进东仿佛被电击了一样,心猛地抖了一下,很痛……从那时起,他就立誓要“把住工友的生命安全之门”。他被提拔为班长后,便开始践行誓言。

怎么样才能让“我想”变为“我能”呢?王进东抓紧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坚持给自己“充电”。

他写下了3万多字读书笔记,还完成了采煤专业大专班的进修;他拜多名老区长、老班长为师,传承前辈们丰富的实践经验……

认定一个理、安全是总根”,王进东认识到,只有强化安全意识,内化安全理念,让工友们时时刻刻心里都装着“安全第一”的理念,才可能杜绝那些可防范的危险。

他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先后编写了《支柱工岗位纠偏》和《支柱工安全操作法》等著作,作为培训教材制成电脑课件,在全公司推广。在班组管理上,他还总结实施了“安全素质优化法”、“行为管控软件考评法”等八个班组安全管理法。

2007年,王进东被评聘为工人技师。他思考的问题也在不断深入。他在想:怎样才能不是只把“安全第一”挂在口头上,而是让那些安全理念成为工友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导向?

最终,王进东总结出了“四步潜移默化法”,让安全理念入心入脑:

第一步,要求工友在上班前想一想安全理念,使安全理念印到脑子里;

第二步,组织工友在班前会上一起高声背诵安全知识,使大家强化安全意识,进入状态;

第三步,指导工友在打柱出煤时,注意安全技能与操作行为的对号,让安全理念支配操作行为;

第四步,提醒工友在下班回家睡觉前,回想一下安全理念,让安全理念成为贯穿整个日常行为的主线。

他还把企业安全理念与岗位特点结合起来,总结出符合煤矿语言特点、便于熟记的安全警句:“安全确认第一条、确认清楚再干窑”,“不靠天不靠地、保证安全靠自己”……然后,一遍遍地向工友们灌输这些理念。

赵各庄矿是一座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俱全的百年老矿,已开采到地下1200多米,井深巷远,开采条件极其复杂,工人上下班要乘8次升降罐、6次送人车、2次斜井缆车,来回最快也要三个多小时——不要说工作面上,就是上下井的途中,稍有疏忽也可能造成闪失。

王进东经过反复观察、思考和研究,根据井下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一套适合煤矿班组安全管理的“六五四三二一”管理法,即:“六叮嘱、五个勤、四把关、三确认、两对号、一帮一”。

比如,其中的“六叮嘱”就是在工人入井、乘罐、走路、班前、上掌、下班六个特殊节点进行心理、行为、规则的叮嘱,时时上紧安全这根弦。

如今,这套班组管理法,已纳入开滦集团班组长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走进开滦教育培训中心的大楼,你会赫然看到“六五四三二一”管理法的牌匾挂在走廊之上。

在赵各庄矿,王进东支护班每天上下班,都整齐地排着队,有序乘罐,一块儿下井、一块儿上井……这俨然是一道风景。

王进东却有了新的思考,管理班组,光靠一个班长管,累死也不行,怎样才能把大家的心气聚到一起呢?

通过和采区领导商量,王进东在班组内设立了群监员、质量检查员、成本管理员、应急救护员、技艺传授员、政工员,以“六大员”组成安全生产管理网,让大家都当“官儿”,都负责任,都得管事儿。

开采2232工作面时,困难超出想象,靠着“六大员”各负其责,分段把关,最终,他们以零违章、零事故、全优的质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现代工业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王进东把标准化的思路也融进了井下安全管理的领域,坚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质量标准化一点儿不能差”。

如何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煤矿采掘中的关键问题。王进东悉心探索,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在有倾角的长壁工作面,以往总是延续先响炮、再摆搪瓷溜子、挂梁打柱的生产工序。王进东发现,这样存在劳动强度大、空顶时间长、安全隐患多等弊病,对其进行了改进:先摆溜子、后响炮,可以使每班节省2个小时的时间,多打30多棵支柱,省力省时,降低了成本,还保证了安全。类似这样,王进东带领他的班组,开展的富有实效的小改小革就有20多项。

近年来,王进东结合理论和工作实际,还先后总结归纳了“绕小巷推进法”“超前切眼法”“局部撞楔法”“超前窝木梁法”等安全可靠的处理工作面冒顶方法等八个安全操作法,形成了34条安全质量操作标准。

王进东深知,煤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群体性作业程度越强,对班组员工的整体素质能力要求就越严。基于这个认识,他在坚持以知识技能“健体强身”的同时,还大力启发和帮助全班工友学习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鼓励大家参加专业性比赛、考核和技师职称考试。目前,在他们支护班,中、高级工和工人技师已超过80%。

王进东本人从一个普通的井下工人起步,逐步在集团内、行业内小有名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还授予他“乌金蓝领工程”首席讲师称号。

此后,王进东多次应邀在国家、省、市、开滦集团举办的班组长培训班上讲课,传授技艺。2011年4月至7月,他作为河北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先后赴10个省市,做了23场巡回报告,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 (秦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