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暨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经验交流篇

29.05.2015  17:01
5月28日,全省“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暨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与会代表分组参观了一乡(镇)一村一企业,观看了正定县“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暨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专题片。正定县县长杨立中、正定县安监局局长周余慧、西平乐乡党委书记耿志勇、新城铺镇安监站站长焦龙、西平乐乡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庞兵社分别做了工作汇报。
石家庄市副市长郝竹山代表市政府发言 下午的经验交流会上,石家庄市副市长郝竹山、辛集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铁仁,以及县(市)安监局、镇党委、乡政府、安监站等代表发言。
秦皇岛市青龙县朱杖子乡安监站站长张振峰发言 刘宝玲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栾城会后,各地积极行动,大胆创新,取得很好效果。这次会议是继栾城会议之后关于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的又一次会议,通过总结和推广各地经验,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和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而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这次会议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取得了很好效果,希望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会议资料,吃透精神,抓好落实。 刘宝玲指出,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高度重视,认识到建立“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必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这并不是凭空杜撰,而是多年领导工作的结晶,并且总结全国各地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得出的,因此国务院安委会提出,落实政府监管责任要在各级党委政府建立“五级五覆盖”的责任体系,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做到“五落实五到位”,真正实现责任全覆盖。责任就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纲,抓住它就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矛盾。责任制问题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矛盾,其中,促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五级五覆盖”的提出,明确了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可不少人不清楚落实责任的内容、标准、路径和方法,通过总结和借鉴各地经验,提出要搞安全监管的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把依法治安的总要求和安全生产的法制理念、法律规定转化成制度、规范和标准,明确各级各部门及班子成员的责任,创造促进责任落实的软、硬条件,确保责任能够落实。落实责任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人、财、物)基础,必须健全保证落实的组织机构,必须培养按制度履行职责的能力,必须建立促进责任落实的工作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是乡镇一级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的具体实现形式,从实践意义上也回答了如何落实责任的问题。今天的会议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召开的。 开展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解决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五级五覆盖”要求的具体体现。乡镇安全监管工作是安全生产“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环节,具有省、市、县各级所不具备的工作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乡镇目前安全监管工作现状与其依法承担的安全监管责任相比,在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为使乡镇党委、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必须通过加强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提升其监管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促进乡镇一级“五覆盖”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落实,进而推动“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向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延伸;推动企业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五落实五到位”。乡镇一级的规范化建设不仅仅在于乡镇政府党委,还要延伸到乡、村、企业,这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环节。去年4月份,省政府出台《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11月份,在栾城召开了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现场会,以及今天的会议,总的目的就是要尽快将乡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并按照国务院安委会要求,借鉴正定县经验,在县直部门和行政村都要以“五覆盖”责任体系为核心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在企业建立“五落实五到位”的责任体系,实现县域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有了我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基础,进而推动全省各级、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建设,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机制基础和工作基础,真正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大政方针转化为基层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成果。一定要深刻认识我省加强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省各乡镇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现本乡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二要认真学习正定的宝贵经验。 除去现场参观及经验发言外,还有五方面的亮点。 一是 以“三级五覆盖”责任体系为抓手,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实现了县域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这是真正落脚点。正定县委、县政府对构建“三级五覆盖”责任体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出台红头文件,不仅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领导班子的安全生产责任作出了明确详细规定,而且通过规范化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确保了各方责任的落实。他们还注重抓制度体系规范化、制度运转规范化、考核问效规范化,使得安全生产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使每一个责任人都能够认真正确地履职尽责。正定县的各级各部门建立了安全生产的工作规范,企业认真落实了“五落实五到位”的要求,在县域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方面走在了前面。此举意义重大,这是2020年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向“零事故”、“零死亡”神圣目标迈进的必须之举。 二是 以千分制考核为载体、标准化工作为核心、诚信体系建设为手段,狠抓长效机制建设。正定县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对照标准化工作内容,将对企业的要求具体化、数字化,对企业实施常态化的“A、B、C、D”四等千分考评和分级动态监管,将千分考评结果与企业诚信建设挂钩,对考评出的A、B级企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进行奖励和帮扶;对C级企业督促限期整改治理;对评为D级且拒绝整改的企业实施停产停业整顿,真正使“千分考评”成为政府日常监管企业的“红、黄牌”。“千分制”既是政府部门履行监管主体责任的依据,更是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具体遵循,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的有效之举、治本之策。 三是 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事故防范。正定县始终把搞好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防范重特大事故最有效的手段,这一点抓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取得了全县多年“零死亡”的好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排查整改隐患工作的质量,正定县率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明确排查责任、建立排查制度、制定排查标准、健全考核体系,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企业隐患排查过程的全程监控,做到“隐患不排查系统能察觉、排查不上报系统能知道、上报不整改系统有记载、整改不及时系统有警示”。真正做到隐患排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使企业真查、真改、真报,这也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标准化。大大提高了各级政府的监管效能,也提升了企业排查整改隐患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 四是 以安全文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是具有正确的安全理念,并建立了与之相一致的管理制度,通过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最根本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在企业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自觉坚持安全第一,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所有员工自觉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让安全生产成为自觉行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正定县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具有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统领下的高度自觉,而且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了许多有实际管理价值,又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活动载体、制度措施,使安全文化建设有抓手、有根基,贴近生产实际,贴近工人生活,见到了实效。他们制定了“六有”、“八开展”、“五进行”等标准,便于操作,便于执行;小蜜蜂集团的考核奖励办法、苹乐集团的厂歌活动、村民的说唱活动等,也很有特色,都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亮点。 五是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最根本的经验。正定县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第一的位置,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全县上下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生动实践。在抓“三级五覆盖”责任体系及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方面,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和自觉,认识到位,站得高、看得远、谋划得深、抓得有力度,是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在实践。 三要全面总结各地先进经验。 栾城、正定在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建设特别是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上抓得紧、做的实,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也见到了实效,大家都很认可。实际上,各地在这项工作中都结合实际,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学习借鉴了外地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各显神通。 四要牢牢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纲,扎实推进政府监管责任“五级五覆盖”和企业主体责任“五落实五到位”。 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各项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各市、县党委、政府也都出台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具体规定,基本建立了安全生产“三级五覆盖”的责任体系。今年,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安,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在县直部门深化和完善,向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延伸,在企业落实。今年年底前省、市、县三级安委会成员单位,特别是承担安委会指标的单位都要参照正定的做法,实现安全监管规范化。安监部门要根据自身特点,完善自身做法、工作制度,使安监部门的工作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各部门都实现了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运行,就保证了同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的真正落实。这要作为省安委会考核问责、督导检查、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 二是 继续深化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乡镇干部、村干部的责任;要健全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用制度和规范制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照章履责、正确履责,制度、规范必须明确、具体,切合本乡镇实际,不能过于原则、泛泛而谈;要着力提升执行制度的能力。加强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落实责任是核心,制度建设是手段,能力建设是关键,搞好能力建设一是物质条件、二是组织机构、三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在具备了照章履责的基本条件后,尽快提高人的素质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个问题,一靠学习,要学习法律、学习专业知识,要学习本乡镇、村的安全生产制度等。二靠培训,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乡镇各层级干部的培训,各级政府要把对安监站人员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列入计划,拨出专门经费,每年都要全面培训。三靠干中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不断交流经验。四靠省、市、县传帮带,多措并举,尽快提高乡镇安全监管能力。目前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平衡,质量还不高,这是正常现象,这次会议之后还要提质提速。原则上到今年年底,全省所有的乡镇(街道)、村(居)都要建立起“五覆盖”的责任体系,至少全省800个重点乡镇和53个示范乡镇所在县的全部乡镇以及所辖村全部实现规范化。石家庄市26日已经召开了全市的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要求“三步并做两步走”,今年年底全部乡镇实现安全监管规范化,大部分村特别是重点村建立起规范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并尽快实现规范化运行。我们提倡像石家庄、正定这样,全部县的全部乡镇今年一步到位,完成规范化建设。这是长远之计、治本之策,应予重视和肯定。各地在推进乡镇安监站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要过多的强调物质条件。 三是 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到“五落实五到位”。“五落实五到位”是建立在“五级五覆盖”基础上,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制度性规定和工作要求,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个创新和有效方式,更是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五落实五到位”在企业贯彻执行。按照国家总局和省局要求,各级安监部门分级负责,按照统一样式印制了“五落实五到位”挂图,有计划地推动各企业张贴,基本做到了重点企业全覆盖。这只是推动企业“五落实五到位”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各企业认真落实做到“五落实五到位”,明确有关领导和人员工作职责,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站到亲自抓安全的岗位上依法履职;按要求调整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齐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重新评估本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及时堵塞漏洞,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今年年底,至少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必须做到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明年要扩大到所有企业。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总结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培树标杆,归纳提出“五落实到位”的具体规范要求和有效的实现形式,充实企业标准化工作内容,把“五落实五到位”与企业标准化工作、诚信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要把“五落实五到位”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执法检查计划,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抽查考试等形式,特别利用明查暗访的方式。对宣贯不力、动作迟缓、落实不好的企业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列入不诚信记录,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按上限处罚。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企业,首先要倒查其“五落实五到位”情况,查找其在责任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物质投入、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情节严重的要按“四个一律”要求从严惩处。省安委办要加强调度,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安委办也要及时调度、掌握和反馈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河北安全生产》记者  杨丽  刘晓  摄影  乔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