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未来五年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75万人以上

16.02.2016  10:57

  从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人社领域“十二五”民生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确保五年城镇新增就业37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十二五”: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5万人

  “十二五”时期,全省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61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提升到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省5年筹集就业专项资金137亿元,保证了各项政策的落实。

  过去5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5万人,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66.7%,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创业政策不断完善,省市县普遍设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70个。全省5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8.6亿元,支持15.4万人创业,带动43.8万人就业。

  这5年,全省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十三五”:设立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引导基金,3年内达到1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启动实施“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未来5年,我省将通过采取稳定岗位、职业培训、就业帮扶、就业服务等综合性措施,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就业创业促脱贫,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2016年建成200家创业孵化基地,省级示范基地达到15家,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对接、工商注册、融资服务、人才对接、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初创企业的孵化成功率。

  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全省各地全部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向创业项目和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核心政策作用,优选贷款项目,重点解决大学生、化解过剩产能失业人员等对象自主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设立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引导基金,今年安排6000万元,3年内达到1亿元,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提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融资贷款担保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