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别把“虚求”当“需求”

18.11.2015  22:05

河北新闻网讯(刘鹏)最近互联网创业项目倒下一大片,包括一些拿到不少风投的项目。为什么?原因之一就是错把“虚求”当“需求”。

需求的形成有三个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消费场景。“虚求”则是有需要没购买能力,或有需要、有购买能力却没有合理的消费场景。

有的创业者说,要把“虚求”变成“需求”。怎么变?当你改变不了消费者的收入的时候,只能通过降低物品价格和提高对物品的偏好,降低价格需要提高效率、去中间环节、减少不良率、优化设计等措施,提高对物品的偏好包括增加体验、提升服务、提高质量等措施。

但是很多人却不这么做,他们认为补贴烧钱可以教育用户,让“虚求”变成“需求”,可是用户需求真的是教育出来的吗?我认为创业者该做的是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教育用户,很多试图把“虚求”通过补贴来转化成“需求”的项目,当补贴停止之时,当没钱再烧之时,就是互联网企业死亡之日。

对“需求”的合理补贴会增加销量,可是对“虚求”的盲目补贴却把钱投入了无底洞。很多项目都是依托于“虚求”创业的,尤其是客单价低的上门服务:上门送餐,上门厨师、上门美发、上门洗车等等。

创业有风险,开始要谨慎,创业者一定要分清“需求”和“虚求”的差别,当看到所谓的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分析是“需求”还是“虚求”,不要妄谈颠覆和教育市场,市场需求其实就在那里,就看谁能真正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