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前四年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1%

03.12.2015  11:12

    从省发改委获悉,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省,我省近年来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节能减排、大气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着力降低碳排放。“十二五”的前四年(2011-2014年),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1%,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目标任务,连续3年在国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被评为最高级别的优秀等级。

    构建低碳型的产业体系,从排放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我省强力化解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剩产能,谋划实施“6643”、“十百千”工程和千项技改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去年,全省压减炼铁产能1547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2534万重量箱、水泥产能3918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2010年降低9.6个百分点。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钢铁行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第一大产业。同时,我省大力培育低耗能、低排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50%。

    倡导低碳型生产方式,从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费。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组织实施“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考核,谋划实施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玻璃、石化、化工等行业能效领跑企业创建活动,从而带动了全行业科学用煤、用能能力的提高。通过实施燃煤锅炉治理专项行动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计划,全省2014年淘汰燃煤锅炉3448台,完成35台139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十二五”前四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达20.34%,实现节能量84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亿吨。

    加快低碳型能源发展,从能源供应上减少化石能源比重。近年来,我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全省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三位,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七位,全国首个综合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落户张家口。在压减煤炭消费方面,我省实行新建耗煤项目等煤量替代制度,扎实推进以化解过剩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取缔外来煤洗选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减煤。去年全省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减少21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0万吨,首次实现煤炭消费量负增长。

    大力植树造林,从吸收储存上增加二氧化碳蓄积。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实施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和平原百万亩造林项目。截至去年底,全省完成造林绿化125.8万公顷,中幼林抚育135.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4000万立方米,通过森林蓄积吸收二氧化碳73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