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

07.06.2014  05:32
      “二人台”,河北主要流行于张家口坝上草原地区,属“东路二人台”。清末民初,官府放垦草地,河北、山西、山东等内地汉民,大量流入坝上草原。因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文化活动十分贫乏。于是,人们在新春佳节、闲暇无事时,围坐炕头自拉自唱,自得其乐。当时人称“丝弦坐腔”。在蒙汉杂居的草原上,“丝弦坐腔”受蒙民佛曲、俗曲的影响很深,有的不会唱词,就把曲子拿来,填上汉词演唱,有的蒙语汉语混合使用。如,以蒙语命名的牌子曲《阿拉本花》,汉语加蒙语的唱曲《小对花》,流传至今。这种文艺形式,不断发展、完善,后改称“二人台”,是当地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