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平邮书信逐年减少 网络时代书信文化渐行渐远

26.08.2014  12:50

    和合承德网记者张艳梅

    十多年前,书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和亲人朋友道别,常把“写信联系”挂在嘴边。而今,这句话似乎已经慢慢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打电话”或是“微信”“QQ”联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情景再难出现。信息时代,作为情感依托、记录历史变更的书信,正从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并且渐行渐远。鸿雁传书,是否成为正在消失的历史?

    现象 纸笔逐渐失宠

    “打电话多方便呀,为什么要写信?”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特别是在年轻人眼中,传统书信更为陌生,有些人甚至不了解书信的正确格式。

    每天晚上,刚参加工作的李琳都会和母亲视频聊天,她认为书信比起电话和短信,时效性太差。“虽然书信比较便于深入的交流,看起来也更有诚意,但没有时间,还是视频方便,省得父母看不到我。

    从事文秘工作的李政说,虽然明白书信是一种很有内涵的文化,写信给自己亲密的人,更利于事情的叙述和感情的含蓄表达,但是书信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

    在网络信息和电子通讯迅速发达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逐渐淡忘了传统的书信来往,而书信文化也随之渐行渐远。

    “很久没有写过信,也没有收到过信件了。”在银行工作的高淑莲告诉记者,“上大学时写信最疯狂,写给父母,写给同学,写给恋人。”她说,当时是1994年到1998年,高中毕业后,同学分别去全国各地读书或者工作,同学及好朋友之间的信息往来就是通过信件。“当时写信、收信的感觉,充满了温馨与浓浓的情感。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班长开信箱发信。”对于书信的回忆,高淑莲不无怀念,“现在手机、网络这么畅通,很长时间就再也没有写过信了。

    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最近有没有写过信或者收过信呢?”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摇头。记者在车站路一处邮筒附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段时间内没有一位市民往邮筒里投递信函。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孤独的邮筒,似乎也证实了书信这种传统信息交流方式的没落。

    调查 平邮书信逐年减少

    十年前,打开邮递员的邮包,其中有可能90%都是私人信件。然而今天,这个数字被大大地改写了,用老邮递员的话说,“能有10%就已经很好了。

    据邮政公司承德市分公司市场部马志良主任介绍,近些年来,传统书信明显减少,尤其是家庭和朋友间的书信几乎没有了,就连挂号信都很少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设置在大街上的邮箱一天开两次,每次几乎都是满箱的信件。而现在,邮箱的使用率太低了。

    已经人到中年的田先生,至今保留着自己大学时代所有的书信——情书和家书。他是1994年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的,从那时起,大约5年的时间里,书信就是他和父母、恋人的联系纽带。

    “那时候,一想爸爸妈妈和女朋友,就翻翻这些信,看到这些信,心里就踏实多了。”虽然几经更换工作和搬家,田先生依然把这些书信珍藏了下来。

    他认为,书信是对自身情感的审视和交流。现在,书信被人们忽视,既有这一文化传承氛围不浓厚、宣传形式单一等问题,也有人们感觉这一沟通方式不方便等因素。但是,它依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曾几何时,书信是人们传递亲人信息的惟一途径。如果从战国时期的秦简算起,传统家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如今书信正在离大多数人远去。有人说,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将不知道家书为何物。

    来自邮政公司承德市分公司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的平常信件2005年为5439165件,2006年为3259537件,2010年为2494534件,2013年仅为802212件。

    一份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中,有80%和家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为手机,其余均为网络通讯工具。接受调查者多表示,自己身边很少有给家里写信的人了。他们认为,信件邮寄起来实在太慢,写起来又很麻烦,远远不及一个电话、一段语音来得简洁方便。

    声音 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

    “打电话多方便啊,现在谁还写信啊。”“写信惟一的好处就是练笔,有一种文化味在里面。”“喜欢写信,但是没时间。”“写信比较落伍”———在越来越忙碌的现代社会,这些回答也许可以解释书信衰落的原因。

    现在小学三四年级,都有关于教会学生“写信”的要求,“但是,学会了又怎样呢,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应用。现在有什么事都第一时间打电话交流。小便条、书信都是亲朋间作为一种小惊喜的方式存在的。”小学语文教师苏萌萌坦言。

    在通讯手段发达的今天,尽管人们都表示现在已经基本不写信了,但对于书信,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回忆,或浪漫,或温馨,或感动……

    “书信的沟通很微妙,容易抒发情感。”小敏觉得特别是在谈恋爱这个问题上,书信的作用不容小觑。“在给父母打电话时,我几乎不说我爱他们,可是写信时我一定会写上这样的话。”小敏认为,写信,抑或不写,无关是非。保护也好,替代也罢,作为时代的烙印,书信无疑是几代人的情感依托,虽然渐行渐远,但影响仍在。

    “千古温情寄尺素”。在中国文化中,家书有一种温暖和力量。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曾经发起过“抢救民间家书”活动,旨在引起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书信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思考。

    “现在都言而无‘信’了。”承德市民俗专家尹忠老先生给这个成语赋予了新的涵义———光打电话,不写信。尹忠老先生表示,“小到家风传承,大到爱国教育,书信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不能在我们这里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