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外交理念 理解十大“关键词”

12.08.2015  10:34

  【编者按】据统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人民网记者盘点了在习近平外交理念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十大“关键词”,以便网友了解当前中国外交的大智慧、新格局。

  2014年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摄

  【关键词1】中国梦

  【经典论述】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

  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强调中国梦同周边国家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很多周边国家领导人积极呼应。要加强宣介,重点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说过:“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团结协作、发展振兴是拉美人民薪火相传的梦想。中国梦和拉美梦息息相通。中拉双方要勇于追梦、共同圆梦。

  ——2014年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

  【解读】新华社文章《“中国梦”的对外解读》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维护世界的“和平梦”、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进步梦”是和谐的统一。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前驻英大使马振岗曾撰文指出,习主席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外交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服务,服从于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