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丙肝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丙肝害人出其不意

10.03.2015  17:08

  与乙肝的“家喻户晓”相比,丙肝显得“默默无闻”,而这恰恰与丙肝现状非常吻合:很多人感染了20多年,因为进展到肝硬化了才发现它!“我国是乙肝大国,实际上,我们丙肝疫情也不轻。”日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表示,丙肝隐匿性强,原本的治疗药物也很受限,有机会可选新药提高疗效。

  ■新快报记者 梁瑜

  九成丙肝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1有数据显示,我国丙肝的发病率为3.2%,相当于有约4000万丙肝病人。而广东一般人群的丙肝发病率为0.2%,河源紫金县曾出现过丙肝疫情。

  “丙肝病人来看病的,2成以上已经是肝硬化了,说明已经感染20-30年了,这是一般规律。”侯金林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丙肝论坛上指出,由于丙肝的不可预防性、发病的隐匿性和常规体检中没有检查丙肝这一项,且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依然偏低,所以超过九成的患者都是到了疾病晚期才到医院就诊,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让丙肝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导致的死亡率大大增加。因此,提高公众的认知度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而对于曾有丙肝高危行为的人,应该至少查一次丙肝抗体和肝功能。

  2 干扰素治丙肝

  并非人人适用

  感染丙肝病毒后,约15%的人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75%-85%的急性患者若不尽早治疗会进展为慢性丙肝。10%-15%的患者如果未经治疗,在感染后的20年左右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衰竭或肝癌。

  即使发现了丙肝,治疗起来也有不少困难。侯金林表示,丙肝治疗基础方案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由于各种副作用和疗效因人而异的特点,临床上治疗效果并不都非常理想。“60%-80%的病人治疗后丙肝病毒得以清除,但20%-30%的病人治不好,或不能耐受干扰素,或肝功能太差不能用干扰素,或不愿意使用干扰素,又或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失败的。”侯金林称,对于这部分丙肝病人,适合国际上的新药DAA类药,直接抗病毒活性。

  3 新药可缩短疗程,

  但中国内地尚未批准

  记者获悉,国际上已获批的DAA类药可缩短疗程至12周,提高疗效至90%。不过新药还未在中国内地获批。内地丙肝患者如何获得新药物?

  途径一:到香港购药治疗

  据了解,“程思远(中国·国际)肝炎研究基金”创会信托人廖家杰医生最近引入了美国FDA批准的全口服丙型肝炎DAA类治疗药物,但是若需要用药治疗,须先通过预约和检查,符合条件者可赴香港治疗。

  途径二:参加新药临床试验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支招,将有几家药企开展丙肝DAA类药物临床试验,丙肝病人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加入临床试验,用上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