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建设果菜销售的畅通渠道

21.12.2014  11:15

    乐亭县果蔬产业结构调整蹲点调研(下)

    建设果菜销售的畅通渠道

    □河北日报记者 李斌 宋柏松

    每天清晨5时,乐亭县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果菜交易大厅就开始了繁忙的交易,萝卜、大葱、西红柿等农产品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

    “这个市场是从原来老市场搬迁升级而来,从4月6日开业到现在已经进入正常运转状态,市场影响力增强,经营量也恢复到了搬迁前的水平。”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双福对记者说。

    乐亭是果蔬生产大县,随着果蔬产业的发展,卖难问题也曾经一度困扰着该县。1997年,乐亭县投资1亿元在县城北侧兴建了占地200亩的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市场建成后,乐亭再没出现过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并带动了乐亭果蔬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扩大。

    然而,随着县城的发展,市场逐渐被城市包围,道路堵塞加上场地局限、市场业态老化单一,严重制约了果蔬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决定在县城南侧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新市场。”乐亭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国勇说,新的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由政府主导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主要建设果菜、珍稀皮毛、农资农机具交易区以及加工冷藏配送区和经营者社区等。同时,引进应用电子交易和各种现代物流经营手段、管理技术,建设集多功能、全方位、远辐射的集群,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区域性物流中心。“现在投入使用的就是投资4亿元占地360亩的一期果菜交易区,预计年内将实现销售额30亿元,交易果菜300万吨。

    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乐亭县一直重视果蔬产品的品质。2003年1月,乐亭县由政府投资在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组建了乐亭县农产品质量监测站。监测站下设5个基地监测站和8个区域站检测室,配有抽样检测专用车,对产地和批发市场进行全程监控。如今,监测站能对农产品中汞、砷、铅、镉等4种重金属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2类30多种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随着果菜上市的季节性变化相应调整检测对象和检测品种,对上市果菜品种检测覆盖率达到100%。

    品质保证的同时,乐亭开始注重品牌的力量:以“一行一品”、“一业一品”为方向,争创国家和省优质名牌农产品以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为设施甜瓜、桃、黄瓜、苹果等优势产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全县农业商标累计达到100多个,其中省著名商标7个。今年,“双涛”果蔬、“凤窝”鸡蛋获省著名商标,“雷刚”桃获省名牌产品称号。

    “现在,乐亭的农产品品牌是太多太零散,没有形成拳头产品。我们计划明年申报一个地理标志商标,扩大乐亭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乐亭县工商局商广科科长宫轶纯说。

    在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乐亭更加注重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一方面通过专业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强化品牌建设,把农产品打入超市等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由经纪人吴殿民创办的乐亭县雷刚果蔬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00户,基地1000多亩。合作社与北京、新疆、天津、俄罗斯等地的大超市、大客商直接对接,销售价格每公斤都要比市场价高出1到2元。特别是今年的200亩油桃,全部被乌鲁木齐的一个客商买下,每公斤3.6元;而非合作社生产的油桃,只能卖1.6元。

    今年以来,乐亭县新发展农业合作社9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28家,全县合作社总数达到530家,实现了村级全覆盖。

    “除传统的业态外,我们还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乐商网,顺应电子时代的要求,准备开启电子交易的模式。目前正在向国家申请建立保税仓库,进行进口水果的经营,同时也正在筹备蔬菜的期货交易。”董双福说,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正与首农集团和北京二商集团公司洽谈对接合作,扩大农产品的高端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