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为了矿工们苦苦追求的“安全梦”

01.04.2015  11:00

【工人日报】为了矿工们苦苦追求的“安全梦

第05版 2015年3月31日

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5_03/31/GR0501.htm

十几年来,他带领全班在艰苦的环境中劳作,却未发生一起轻伤事故,工程质量始终达到全优,已经实现安全生产5000多天

【人物档案】

王进东,开滦集团赵各庄矿采煤二区六点班支护班长。1970年11月出生,1995年1月参加工作,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2006年至2010年,被评为开滦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06年至2007年,被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2010年至2011年,被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2010年12月份,王进东支护班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命名为“全国煤矿十佳安全班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工人先锋号”;2011年至2013年,被评为开滦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2011年10月,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聘请为全国煤炭行业班组长素质提升工程“乌金蓝领工程”首席讲师;2012年,被评为“同煤杯·第二届感动中国的矿工”百名入围矿工,同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文/李昱霖 董泽民 石金城 赵俊杰

在开滦集团赵各庄矿采煤二区六点班支护班长王进东心里,有一件事,直到现在他也放不下。

那本是一个很平常、很平常的班前会。可一个女人的出现,让整个班前会哭声一片。

曾经,有一位让王进东特别佩服的师傅。

这个师傅特别能干,干起活来那叫“刷利”。前一天,王进东还和师傅在一起喝酒,侃大山,有说有笑的。可是第二天,回柱时,师傅图省事,没按规定用皮条拴住放液扳手远程卸载,直接用手去扳扳手。

柱子突然一泄劲,一块硕大的矸石,瞬间掉了下来。前面是铁柱子,后面是石头,师傅被紧紧地挤在中间。

王进东说:“他和媳妇原来感情特别好,受不了这种打击,精神有些恍惚。有一天我们正开班前会呢,他媳妇瞪着直勾勾的眼睛闯进会议室,喊着师傅的名儿,愣说师傅就在这里开会。

工友们一边劝,一边呜呜地哭。那个场面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说起这些,泪水从王进东脸颊瞬间滑落。

为了工友的安全就是操碎了心,累吐了血,也值!”王进东说。说这话时,王进东的那种眼神,时隔几个月,仍能清晰地浮现在记者的眼前。

再也不能让工友们出事儿了

王进东班组所在的赵各庄矿业公司,是一座百年老矿,井深1200米,员工上、下班要坐8次“”,往返8次“暗井”,来回要倒6次接送“人车”,来回行程需要3个多小时。

虽然,近年来煤炭生产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保留炮采工作面,特别是开采边角残煤的工作面,大都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压力大,不安全因素多而复杂。支护班每天都与各种不安全因素零距离接触,稍有不慎,事故就可能发生。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十几年来,王进东带领全班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劳作,未发生一起轻伤事故,工程质量始终达到全优,已经实现安全生产5000多天!

20年前,王进东以第5名的考试成绩被招录为赵各庄矿一名矿工。承接的是祖、父两代矿工的熏陶和煤矿生活解不开的情结。

从入矿那天起,王进东就开始在千米井下摸爬滚打。先后干过攉煤、打柱等工作。5年后,他被提拔为班长。

在一个煤矿里,如何让矿工们把“安全”记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口头上,王进东可谓煞费苦心。

为把安全理念树牢,引导全班工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向“本质型安全人”目标迈进,他充分利用安全会、安全大讨论、班组活动等形式,集中学习理念,讲解理念内涵,“使每个人都熟知会背”。

他研究运用了“四步潜移默化法”,把安全理念入心、入脑,外见于形:

第一步,他要求工友在上班前想一想安全理念;第二步,他组织工友在班前会上一起高声背诵安全理念,使大家“进入状态”;第三步,他帮助工友在打柱出煤过程中,注意安全理念与操作行为的对号,让安全理念支配操作行为;第四步,他提醒工友在下班回家睡觉前,回想一下安全理念。

他还把企业安全理念与岗位特点结合起来,总结出符合煤矿语言特点、便于熟记的安全警句:“安全是总根,要在心中扎下根”、“安全工作要从零开始、向零迈进”、“安全确认第一条、确认清楚再干窑”、“质量保安全、达标要全优”、“不靠天不靠地、保证安全靠自己”等12条班组安全信条。

通过反复不间断地学、想、背、记、用安全理念,班组成员逐步把安全理念铭记于脑海里,内化于内心中。

对于王进东的“填鸭式”教育和反复的“强化”,工友们最初有点烦。但过了些日子,班组的各种“三违”现象呈直线下降趋势,工友们接受了。

几年来,王进东还先后编写了《支柱工岗位纠偏》和《支柱工安全操作法》,得到领导高度肯定,制成电脑课件作为培训教材,在全公司进行了推广。王进东本人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乌金蓝领工程”首席讲师称号。多次应邀在国家、省、市、开滦集团举办的班长培训班上讲课,传授技艺。

2011年4月至7月,王进东作为河北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先后赴10个省市,做了23场巡回报告,受到了国家及各省主管领导的高度认可。

在采访中,对于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王进东娓娓道来,颇有些“自豪感”。“再也不能让工友们出事了。”王进东反复对记者说起这句话。

统计表明,全国煤矿有25万个班组。如果25万个班组长都是王进东式的,全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采访时,这个念头在记者的脑海里曾一次次地浮现出来。

两个“0”的目标

安全工作从零开始、向零迈进”,这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地悬挂在王进东创新工作室的墙上。努力确保“0”伤亡,这是王进东工作时的志向。

工余时间,王进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对于如何搞好班组安全生产,他坚持向书本学习,先后自学了《通风与安全》《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支护工岗位技能读本》,写下了3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他还自费完成了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函授采煤大专班的进修,目前正在进修本科班的课程。

他还虚心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前辈学习,先后拜了多名老区长、老班长为师,使自己尽快成为组织生产和安全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班组管理上,他总结实施“安全素质优化法”、“亲情感召聚力法”、“行为管控软件考评法”等8个班组安全管理法。

根据井下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王进东还总结出一套适合煤矿班组安全管理的“六五四三二一”管理法,即“六叮嘱、五个勤、四把关、三确认、两对号、一帮一”。实践证明,这些安全管理方法都成为了保证班组安全生产的管理“法宝”。

现如今,王进东的这套班组管理法,已纳入开滦集团班组长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要是你走进开滦教育培训中心的大楼,就会赫然看到“六五四三二一”管理法的牌匾挂在走廊墙上。

王进东“爱琢磨事”在矿上很出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工友们的安全。”王进东说。在有一定倾角的长壁工作面,总是延续着先响炮、再摆搪瓷溜子、挂梁打柱的生产工序。王进东发现,这种生产工序存有一定弊病,由于响炮后大量浮煤堆积在工作面,工人每摆一块溜子,就要先出大量的落煤,然后摆溜子,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出清落煤,延长了顶板的空顶时间,给维护采面、铺网、挂梁、打临时支护带来诸多困难和顶板隐患,也给工作面的通风、行人和运料都带来许多不便。

王进东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原有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即先摆溜子、后响炮,在开工时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先用浮煤将溜子压上,响炮后只对个别歪扭的溜子进行调整后,即可顺利出煤。新方法使用以后,每班节省2个小时的时间,既省力省时,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安全,促进了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近年来,王进东结合理论和工作实际,还先后琢磨出了“绕小巷推进法”、“超前切眼法”、“局部撞楔法”、“超前窝木梁法”等安全可靠的处理工作面冒顶方法等八个安全操作法,形成了34条安全质量操作标准。并采取自查自纠、自我规范、互查互纠、典型示范等方式,让每名工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和贯彻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养成标准化作业的习惯,确保了每名工人都能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光靠一个班长管,累死也不行。怎样才能把大家的心气聚到一起呢?

通过和区里领导商量,王进东在自己班组设立了班组群监员、班组质量检查员、班组成本管理员、班组应急救护员、班组技艺传授员、班组政工员,“六大员”组成了安全生产管理网,让大家都当“官儿”。

当‘官’儿就有责任,就得管事儿。”说起这些,王进东有些得意地笑了。

2232工作面,有的煤层厚度还不到1米,倾角还挺大,工友们得不停地爬上爬下,坐着打柱支护。

有的工友觉得大家在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进东将工友们提出的20多条意见汇报给主管技术员,制定了相应的补充措施。

随后,王进东带领“六大员”分段把关,共同监督落实。工作中“六大员”各自发挥作用,带领大伙儿严格按章操作。最终,他们以零违章、零事故、全优的质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王进东深知,煤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群体性作业越强,对班组员工的整体素质能力要求越严。基于这个认识,他在坚持以知识技能“健体强身”的同时,还大力启发和帮助全班工友学习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鼓励大家参加专业性比赛、考核和技师职称考试。

为了提高班组工友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他利用班前10分钟时间,开办了技术培训小阵地,采取每天一讲、每周一测的方法,讲解技术操作规程,增强大家的质量达标意识。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操作大讨论,引导工友从深层中找问题症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王进东的精心打造,一个安全好、作风硬、操作规范、战斗力强的班组逐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目前,在他们支护班,中、高级工和工人技师已超过80%。

手足之情的安全内涵

在王进东支护班,有这样一个“两报平安”的铁规定:每个人上井后,都要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回到家里都要给班长打电话报平安!

这条规定,员工自觉遵守,家属一致赞同。在支护班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员工上井后,大家都在更衣室里给家人打电话,向父母妻儿报一声平安。

这个班的工人家属都说:“这个规矩忒好了,可省了我们好多担心哪!

有一次,一名工人下班后没给王进东及时打电话,他把电话打过去又一直联系不上。

王进东心急如焚。

放心不下的王进东立即骑上自行车沿路寻找,在半路上发现这名工人遭遇车祸受了伤。

班长,我……”“啥也别说了,快,咱们上医院!”他心急火燎地将这名工人送往医院救治。

安排好病房后,王进东又给自己的妻子打电话。

半个小时后,王进东妻子提着饭盒急匆匆闯进了病房:“面条卧鸡蛋,快吃吧。”香喷喷的鸡蛋面弥漫了整个病房。

班长,我,你们……”工友眼里涌满了泪水,哽咽了。“啥也别说了,你是我弟弟,哥哥嫂子哪能不管呢?来,我喂你……

两行泪水像连珠串似的,从受伤工友的脸上滚落下来。

2008年除夕。为了支援南方抗击冰冻灾害,开滦集团决定春节期间不放假,正常生产。

年货都买好了!

盼了一年准备回家过年的工人们,都多多少少感到一些失落。劳累一天的疲惫与对家人的思念,使宿舍里的气氛有些压抑。

这时,王进东带着烟酒、水果、鞭炮,走进宿舍:“想家了吧?我来陪你们过年。咱们哥儿几个一起放鞭炮,然后喝酒吃饺子!

鞭炮炸响,驱散了弥漫在工友们心头的不快,映红了工友们的脸庞,是快乐,是激动,更是感动……

在王进东支护班,部分工人是来自外县的农民工,天长日久,王进东对每一名工友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哪个工友情绪不佳,哪个工友心中有事,都躲避不过他的眼睛。

有一次,在召开班前会时,王进东发现农民工小葛坐在椅子上,蔫蔫巴巴,起立答“”没精打采。

派完活计,王进东主动找到小葛拉家常。原来,小葛的第三个对象“又吹了”。王进东感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仅对小葛安全上没保证,还会给其他工友带来安全隐患。于是,当班只安排小葛去干修理工作,并且始终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

此后连着几天,王进东下班后就赶到宿舍同他拉家常,入情入理地劝导,语重心长地叮嘱,终于使小葛振作了精神,开始安心的上班。

在王进东心中,管理是可以分开来看的,一个是“”,靠的是制度;一个是“”,靠的是用自己公平公正的爱心走进工友心中,真诚待人、实在办事,把道理讲清,把情理讲透,并把主动权交给工人,让他自己去思考,去改变。

有一次,工人小张急着上井,井下通勤车还没有停稳,他就要抢着上车。王进东看到后一把拽住他,喊道:“你着啥急呀,等着干啥去?”小张当时很不高兴,在现场大声吵了起来。

第二天班前会上,王进东通报了这个事情,并按规定对小张进行了安全考核。后来,王进东去他家走访了解到,小张家庭出现了困难,妻子没有工作,又赶上父亲患病住院急需用钱,那天抢着上车是为了尽早去照顾父亲。

听到这些,王进东当场给小张放下200元,并推心置腹地说:“老弟,对不起!我这儿才知道咱家里发生了特殊情况,来得晚了。眼下家里事儿越多,班上就越不能出问题,咱们井下做窑的谁不是家里的顶梁柱啊!父母、媳妇、孩子都盼着我们安安全全的,一旦发生事故,家怎么办?家里都指望着咱们呢,可不能出差错啊!我当班长后就发过誓,决不能让跟我做窑的兄弟出事。

一席话,说得小张动情动容:“班长,我错了,我知道你是一个心眼儿为我好,你是我的好哥哥!我向你保证,以后再不违章了。

每到逢年过节,王进东会平添许多挂牵。

每年临近春节的几天里,王进东会利用休息时间携带慰问金到困难工人家中进行慰问。这些慰问金来自王进东在班组建立的爱心基金。由他带头,班组工人每人每月自愿拿出20元注入基金当中,以帮助那些亟须帮助的困难工友缓解燃眉之急。

同时,他还和班里工友商量,把上级奖励他们先进班组的5000元奖金,捐助给5名考上高等院校的特困职工子女。王进东和他的工友,用大爱之心铸就的团队,已经成为煤矿工友兄弟情深的一种标志,被评为模范职工小家。

工友就是兄弟,我就要把他们当成亲兄弟,班组安全离不开这群兄弟。”王进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位省劳模的愧疚

作为省劳模,王进东曾多次主动放弃省、市及开滦集团安排休养的机会,原因只有一个——放不下班上的弟兄们;外出参加会议,只要会议结束就立即赶回矿上,在第一时间到达井下现场,原因也只有一个——我得先看看班上有啥隐患没。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不管是作为儿子,还是丈夫或者父亲,说实话,我自己觉得都不称职。”王进东对记者这样说。

王进东的妻子刘春华今年刚刚40岁。前几年在社区街道从事环卫工作,活计虽不轻松,但妻子非常珍惜。可王进东还是劝说妻子辞掉了这份工作,让她回到家中每天在家负责洗衣做饭、照顾老人、接送孩子等繁杂的家务。

刚开始,妻子想不通,不免对他抱怨,感到自己年纪轻轻就放弃工作,有一种失落感,心里特别委屈。两口子也曾经因为这件事拌过嘴,妻子还曾流过泪。

为了帮助妻子调节好情绪,王进东满怀歉意地对妻子说:“春华,你委屈委屈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你在家照顾着,我在班上才不分心。”望着丈夫满脸的真诚,妻子理解了他。为了全力支持丈夫,也为了这个家,妻子毅然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家里的大事小情从没让王进东操过一回心。

王进东常说:“我获得的所有荣誉都离不开父母和女儿的理解,更离不开妻子的帮助和支持,我感谢我的家人。

2011年10月20日下午,王进东坐上了飞往湖北省十堰市的飞机,作为开滦集团的唯一代表去参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年会。

可谁能想到,此时王进东的父亲正病重住院。

就在即将启程赶赴十堰市的当天上午,他的父亲突发脑血栓被送进了医院,而中午他就要赶往十堰市参加会议。在会上的那几天,王进东嘴上长满了“火泡”,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有空闲时间就打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

刚回到唐山,王进东就急匆匆地赶到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而这次生病致老人半身不遂,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他刚刚迈进病房的门口,老母亲吓了一跳:“儿啊,你这是咋了?刚开这么几天会,嘴咋烂成这样儿了呢?”“妈,我没事儿,就是心里着急呀!”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他说不下去了。

那一次,父亲在医院住院两个多月,在医院看护和照顾父亲的大多都是母亲、妻子和弟弟。“父亲住院那段时间,就连我女儿照顾她爷爷都比我多。”王进东说。说起这些,愧疚之情溢满了他的面庞。

王进东的女儿已经15岁了。由于每天上班早出晚归,王进东经常是女儿晚上睡着觉才回家。次日凌晨,女儿仍在睡梦中他却已离开家去上班。父女二人经常见不到面。擅长厨艺的王进东偶尔给女儿炒个菜或在休息时陪着吃一顿饭,女儿就会特别高兴。

同学曾经问过他的女儿:“为什么总是看到你妈妈来开家长会,你爸爸呢。”而懂事的女儿总是对同学说:“我爸爸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来。”一提起这些事,妻子一直埋怨他。

2014年6月中旬,女儿要参加中考。他本来答应女儿在考试时陪她一天,为女儿鼓劲加油。可到了考试那天,恰恰工作面出现了异常,王进东不得不放弃对女儿的承诺,毅然来到工作面排除隐患,指挥生产,原本答应女儿的承诺没有兑现。

女儿中考结束,王进东答应利用假期带女儿去承德旅游。可多年的劳累使他腿部囊肿不得不住院手术治疗,美好的愿望再次化为了泡影。住院那段时间,看着柔弱的女儿跑前跑后照顾自己,王进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卿卿,你长这么大,我都没好好陪过你,还经常失约,你怪爸爸吗?”“爸,快别说了,你工作那么忙,闺女哪能怪你呢?”说着说着,女儿背过脸去,急匆匆走出了病房。当女儿低着头走进来的时候,王进东分明看到了女儿刚刚洗过的隐隐泪痕。

他知道,那是女儿对父亲的嗔怪,是委屈,也是对父亲的疼和爱……

而这次住院,却是王进东自女儿出生后,与女儿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却让王进东感受更多的是夫妻情深、天伦之乐。“虽在住院,可我每天却很快乐。”王进东说。

相距矿山不过百余公里的北戴河,风光旖旎,是中国北方风景名胜地。但王进东的女儿,只见过一次自己最喜欢的大海。

而女儿在作文里却这样写道:爸爸为了矿上的安全生产太忙了。虽然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我知道爸爸是深爱我们这个家的,是爱我和妈妈的,我是幸福的……

那次从北戴河回来后,王进东专门到影楼把为女儿在海边拍的照片进行冲洗,看着照片中女儿灿烂的笑容,他特意在照片中写下了“完成女儿的心愿”这句话。

我们是家庭的‘梁’,是妻子的‘天’,是父母的‘心’,是孩子的‘山’”。在参加全国巡回演讲后的体会中,王进东这样写道:“锁住矿工的生命安全,就是锁住了一家三代的幸福。全国25万多名煤矿班组长都能当好这把‘安全锁’,就能锁住570万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我们的煤矿就会永远与事故无缘,我们就再也不会看到那些妻离子散、天人永隔的灾难。这样才圆了我们矿工苦苦追寻的‘安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