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产业园区:新希望,在创新中升腾

12.06.2015  12:24

  图为中捷产业园区。中捷产业园区供图

  “中捷的新希望在哪里?”

  这是中捷产业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振华在2014年全区工作会议上,开篇抛出的问题。

  这年,他们增加了一项议程——层层签订责任状。“这不是摆摆样子,而是军令状。这个军令状要装入干部干事档案,因为中捷面临的任务太大太重了。”吕振华说。

  吕振华口中“太大太重”的任务,是中捷面临的大工程、大项目、大数据、大指标。高新区、航空城、高教区、中欧园、创智谷、孵化中心、创业中心,这些不熟悉的词汇,突然与中捷产业园区联系起来,使他们既感到压力,又感到自豪。

  吕振华断言:中捷已经幸运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创新发展新时代。

  新希望在于有“新产业”——

  一批重大项目和项目组团落地,五大产业布局引领中捷走向未来

  “过去,我们对高科项目一无所知、一无所获。从2014年开始,中捷可以骄傲地向外界宣布,我们正开辟一个新的科教时代。”吕振华语气中充满自豪。

  已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等3所高等院校落户,今年中捷又有两所大学在谈。同时,企业孵化中心、科技创业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将形成一定规模。至少有50万平方米的科技教育类项目破土,“引知引智”计划正给中捷带来全新的创业气息。

  在吕振华看来,经济新常态下,中捷发展的希望,在于收获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和项目组团,新兴产业聚集效应初显,引领园区有质量有效益地发展。

  项目,正在让中捷产业园区发生巨变。

  工业项目升级了!

  投资10亿元的15家制造企业齐聚都市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蒽油加氢和投资48亿元的环保升级项目已扎根于石化工业区。同时,投资110亿元的重油深加工及260亿元的煤油一体化系列装置也开始进入可研阶段。

  物流项目成气候了!

  20平方公里的建材物流港,聚集着38亿元投资的午易家居、占地1.7万亩的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等项目。去年5月,中捷迎来百家企业共同进驻的热烈场面,投资340亿元的石材项目组团将在盐碱地上生根开花。

  高新项目引进来了!

  在中捷高新区获批的过程中,他们与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的合作,与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的合作已经开始。投资8亿元的星宇科技项目等一批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意味着中捷开始了新的工业革命时代。

  现代农业项目落地了!

  北京林业大学花卉基地、设施智能种植业项目、现代化奶牛养殖……这些投入几亿、几十亿的农业项目,一改中捷过去传统农业的沉闷局面,迎来现代农业的繁荣。

  商业综合体启动了!

  五金机电城、城市矿产基地、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园、城市综合体等商贸和城市近郊项目,建设规模达到60万平方米,已经签约,待机开发,将为中捷打造高端商业贸易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是中捷的希望,项目是中捷的未来。”这是吕振华反复说的一句话。中捷规划了268平方公里的五大功能区,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五个产业系统——高新产业、石化产业、物流产业、现代农业、都市产业,构成中捷新的生产力布局。根据部署,未来,中捷将利用“五大经济板块”实现民富区强,打造当地的经济航母。

  新希望在于有“新平台”——

  目前中欧产业园已有7个项目落地开工,新签约大项目达10个

  2014年8月28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地方领导人会议”上,我省提出,在中捷建设中欧产业园,打造以国际交流合作、高新技术集聚、通航产业拉动为特色的中欧合作平台。

  中捷产业园区,本就是一个特殊的国际合作层面的经济体。长久以来,这种少有的资源让中捷参与了更多具有国际性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如今,中欧产业园在中东欧十几个国家、几十家企业的关注下开始破题,这让中捷在国际交流交往中进一步提升了价值。

  今年5月30日上午,第三届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对外合作推介会暨驻华大使交往年会在中捷产业园区举办。来自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欧盟大使(其中驻华大使20位)应邀参加本届推介会,规模超过历届。会上签署了荷兰花卉科技园、美国联邦航太通航等1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这些都将成为中捷中欧产业园的新客人。

  庆祝合作的掌声还在耳畔回响,早有来自欧洲的7个项目在中捷落地开工。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捷克展馆、斯洛伐克展馆作为项目首期工程,整体移驻中捷世博长廊文化园。2013年以来,世博长廊文化园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旅游重点招商项目、全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并连续三届作为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对外合作推介会分会场。

  与此同时,投资1.2亿元的斯洛伐克葡萄酒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并与斯洛伐克莫德拉酒庄达成销售合作协议,进口斯洛伐克葡萄酒并在国内销售,年销售量约30吨。投资1200万元的捷克啤酒酿造项目,酿造传统的捷克皮尔森啤酒。

  借助特殊的外交资源、外事资源,用好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一些中外合作的产业开始在中捷范围内推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带着异国风情落户中捷。

  新希望在于有“新思路”——

  技术入股等创新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度”

  在吕振华看来,中捷从过去一个农垦老场,发展到现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全国农垦区之首,靠的就是改革创新、敢闯敢试。那么,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增量发展,更需要在创新中趟出新路子,迈开新步伐。

  将来,你如果想考个飞机驾驶员执照,可以到中捷产业园区学习。

  6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中捷产业园区的中捷飞行学院。该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份,他们已派遣飞行教练员候选人前往捷克学习、培训。明年6月该学院正式招生,将进行通航飞行、维修等培训。

  通航产业发展基金——一个新模式的构建,将助力中捷通航产业展翅高飞。目前,中捷、北京一家通航公司分别出资2000万元、3000万元,成立通航产业发展基金。中捷高新区筹委会副主任李德成详细介绍了这一基金的运作模式:资金可用于支持通航4S店、飞机维修、航空学校等项目,并收取一定的利息。项目做大后,基金实现保值或增值退出,再用于支持另外的项目。

  新模式让中捷“天空经济”发展加速。目前,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争取9月底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具备飞行条件。旋翼机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正加紧推进,年产800-1000架德国“云舞II”自转式旋翼机,预计年销售收入10亿元。

  2013年12月30日,省政府批准建立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26.5平方公里的高新区带给中捷的不仅是向新兴产业进军的条件,更给了中捷高层面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作为我省年轻的高新区,更多的创新模式在这里涌现,凝聚成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他们尝试技术入股,引来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克纳米纱窗项目。根据相关协议,捷克方以技术入股,资金、土地、人员招聘等全部由中方企业负责。

  他们试水众筹,通过团购+预购形式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以聚集中关村外迁的项目、人才、资金,目的是用三到五年,把中捷高新区打造成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高地。

  新希望,在创新中升腾!再访中捷产业园区,我们看到,在实干的吕振华带领下,这片勇于创新的热土,正在掀开新篇章、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