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天文及IceCube 的运行、结果和展望

09.11.2015  15:53
主  讲  人  : 白新华        副教授

活动时间: 11月11日16时30分       

地            点  : 公教楼A座401室

讲座内容:

白新华,博士。现任美国南达科他矿业和技术大学(SDSMT)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微子物理,暗物质实验,中微子天文和宇宙线方面的研究。1993年本科毕业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先后师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马宇倩研究员和美国费米实验室Dr. Paul Mantsch教授从事宇宙线研究。博士后出站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特立华大学、Bartol 研究所工作。先后在在不同规模的实验项目中担任过不同的角色,主要包括:(1) SPASE-2 项目南极科考队领队 (1999-2002)

(2) IceTop 探测器原型预研和实地测试负责人 (2000-2003)

(3) IceCube 学术成果发表委员会成员;

(4) IceCube Collaboration Board 大学代表 (2014-目前)

(5) LUX Collaboration Board 大学代表 (2009-目前),项目计划执行委员会成员 (2009-目前)

(6) LBNE/DUNE Collaboration Board 大学代表 (2010-目前),LBNE 项目放射及纯净度控制计划召集人(2011-2013) 等

主讲人介绍:

IceCube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高能中微子观测站。它的探测器单元布设在南极点的冰川下1.5 公里到2.5 公里深处,实时监测大约1 立方公里的冰体内的粒子物理过程。自2010 年观测站建成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在这个报告中,简单描述IceCube 探测器的概况和该实验近期在高能中微子天文、中微子震荡及间接寻找暗物质方面获得的科学成果及下一步的扩展计划。

发布时间:2015-11-09 1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