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扶植中小微企业于洪区打造“双创”基地

19.04.2016  03:32

  创客基地

计划到2018年,实现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年均增长20%以上,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年均增长3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新增各类技术研发平台不少于20家。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就业成了老百姓关心的热门问题,于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了主旋律,如何鼓励和扶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成了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沈阳市于洪区计划到2018年,实现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年均增长20%以上,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年均增长3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新增各类技术研发平台不少于20家。

如何实现这些硬指标?于洪区从今年开始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力争用三年时间,引进培育一批配套服务功能完备、具有较强吸纳承载能力的“双创”公共服务载体,建立一套政企沟通顺畅、运转协调高效的“双创”服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建成国家中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打造公共载体

为“双创”主体搭台

目标:到2018年,在三环内主城区和永安新城内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各类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吸纳承载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双创”公共服务载体,形成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能够有效服务于洪经济发展的众创空间。

公共服务载体是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基础和前提。2016年,于洪区将通过培育众创空间、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产业链联盟和组建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为“双创”主体搭建平台。

今年1月22日,位于于洪区西江街的启点创客基地和位于于洪区黄河北大街的优创空间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揭牌投入运营。这两个创客基地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近5万平方米的创业空间,为创客发挥创造力、施展才华提供最广阔、最灵活、最简便的服务平台。据了解,包括启点、优创和阳光100在内,今年于洪区会推进12个众创空间项目投入运营。

促进产学研联合

实施“双创”成果转化

目标:到2018年,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检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不少于20个,产学研联盟发展到30个,全区三分之一中小微企业至少拥有1项专利授权,众创空间“双创”成果区内转化率不低于50%,为打造沈阳高端产业集聚区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成果转化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根本目的。2016年,将通过支持现有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提档晋级,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联盟,支持中小微企业引进转化适用技术成果,鼓励“双创”成果优先在区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集中力量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入区创业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

为“双创”提供政策支持

目标:到2018年,全区各类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不低于5亿元,拥有市级以上诚信示范企业不少于100家,打造成为辽宁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最佳环境区。

建立服务体系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保障。2016年,将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保障机制,与辽宁瀚华公司共同出资组建1亿元额度的于洪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并开展融资担保和股权投资等业务。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各类专项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尝试与更多金融投资机构开展探索性合作,力争年内再设立1-2支亿元以上规模、放大带动效应强的中小微企业“双创”引导基金、融资担保基金或产业发展基金,通过阶段参股、风险补助、投资担保以及专项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争取引进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进入各类众创空间开展业务,在扶持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另外,还将建立职责明晰的服务管理体系和高效顺畅的政企沟通机制,实现政府与企业间的无缝连接、高效沟通。同时,全面收集梳理国家及省市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支持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建立“双创”政策保障体系。还将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征管体系。探索建立于洪区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询管理数据库,逐步整合工商、税务、环保、招商等政府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

引进高端人才

为“双创”注入新血液

目标:到2018年,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形成人才集聚洼地。

人才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双创”发展的第一要素资源。2016年,将落实“盛京人才战略”,实施“于洪英才”计划,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育、留”环境;创新人才引育模式,抓好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建立人才服务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构筑更具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人才高地。

采用高端借智模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区内龙头骨干企业采取聘用、借用、技术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研发团队等形式,大力引进高端和高层次人才;鼓励中小微企业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管理人才和团队开展难题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短期服务,利用“外脑”服务企业发展。

另外,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鼓励中小微企业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施教机构,对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优化更新知识结构;鼓励中小微企业依托杭州海客等社会职能教育机构,定制化联合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大批量、多元化的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