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诺奖“丰收季”了吗

27.10.2015  18:44

  继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她就是85岁的药学家屠呦呦——莫言获奖更具轰动性,因为文学,也因为他是第一位获得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但是屠呦呦的获奖更具价值,因为她获得的是自然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让欢度十一“黄金周”的中国人亢奋,舆论场沸腾起来。尤其是两大“”字头的新媒体--微博和微信,屠呦呦成为信息爆炸的“爆点”。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时代的中国人,对此事的关注点绝非单纯的自豪,而是多元到极致。

  有为屠呦呦人生际遇打抱不平的。屠呦呦被舆论场调侃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和无院士身份,“三无”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人们自然考问中国的学研体制,同情屠呦呦。

  有为中医正名的,中国学界至今存在中医西医争论,很多学者更将中医视为伪科学的“巫医”,屠呦呦从晋代炼丹家葛洪的古方《肘后备急方》获得启发,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也算是为中医正名。包括屠呦呦本人,她在世界著名科学月刊《自然》上发表的《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论文,亦强调受到了葛洪的启发。

  虽然中西医的争论依然还在继续,但世界看中医显然客观了许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在中国官方的祝贺词中,则强调中医对全球的贡献。

  有反思中国教育体制的。中国教育体制,多年来为国民否定者多肯定者少,从幼教、中小学到大学,皆是如此。但是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培养出来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让人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评价理性客观了许多。

  总而言之,屠呦呦获奖,不仅超越了莫言获奖时的全民狂欢,也激起了民众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全面多维度理性思考。

  当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绝非偶然,而是其专业和献身精神的体现。从1967年到1971年的4年间,她和她的团队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640种可能治疗药剂的药方。这些艰苦的工作并未取得进展,但其勤奋和专业精神还是得到了回报。如屠呦呦所言,“西晋葛洪的处方给了我灵感。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屠呦呦验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理。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验证青蒿素的治疟效果,她和她的团队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这更体现了献身精神——所谓“医者仁心”是也。就此而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应有之义。

  当然,她获得诺贝尔奖并非基于崇高的道德精神,而是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3年全球有近2亿人感染疟疾,近60万人不治,患者多为非洲儿童。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来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被诺贝尔奖委员会称赞为“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可见,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不令人稀奇。

  从莫言到屠呦呦,再到今年很多初选入围的中国作家,中国似乎迎来诺奖“丰收季”。这很有趣,从前几年中国学界的酸溜溜和舆论场的期待,到如今“幸福”接踵而至,中国人还需适应诺贝尔奖拥抱中国的时代。须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科技进步,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诺贝尔奖中的自然科学奖,则需要时间的检验,有时甚至要等上半个多世纪。因而,之前中国人对于诺奖的期待看上去有些心急了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决定科技进步。可预期的是,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即如中国大学,前些年很少能进入世界百强榜,现在前五十的榜单中,也有了中国大学的身影,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大国和强国,科技水平相应地强,诺贝尔奖自然也会青睐之。

  对于诺贝尔奖,中国人应有一颗平常心。

  张敬伟博客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