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乙肝共感染分布图绘出

14.04.2017  00:19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团队绘制出中国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共感染地区分布图,揭示出乙肝能加速艾滋病发展进程,合并感染不影响抗艾药物疗效和肝毒性,并探索出效优价廉的艾滋病病毒—乙肝共感染治疗新策略。围绕该项课题,团队已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10篇。研究结果被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引用;诊疗方案在广西、云南等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艾滋病和乙肝有相同感染途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显示,5%~2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时合并慢性乙肝。李太生团队对全国12个省份的194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了10余年研究,全面评估了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共感染率和疾病特点。结果显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共感染率分别达到9.5%和8.3%,共感染发病率总体呈现南高北低态势。

  李太生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合并乙肝后,肝纤维化指标上升,肝酶升高,肝部损伤加重,同时推进了艾滋病的发展进程。此前有研究表明,抗艾药物奈韦拉平对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的肝毒性较大,但对于艾滋合并乙肝患者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有待证实。项目团队对529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研究,将感染者分为艾滋病病毒单感染组和乙肝病毒合并感染组,在使用相同抗艾药物后,两组感染者获得相似的艾滋病病毒抑制率。这一发现提示,合并乙肝并不影响抗艾药物的疗效,奈韦拉平未增加合并乙肝患者的肝毒性。

  该团队针对药物治疗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乙肝病毒拷贝数低于20000国际单位/毫升时,可使用抗乙肝药物拉米夫定与另两种抗艾药物共同配伍。当乙肝病毒拷贝数高于20000国际单位/毫升时,可使用抗乙肝药物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与另一种抗艾药物配伍。经临床实践,上述用药策略具有长期疗效,且有利于合理配置药物资源,对资源有限地区共感染患者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