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4周年:雄安新区——中国“未来之城”的缩影
中新社雄安3月6日电 (肖光明 崔涛 李晓伟)3月的雄安新区,春回大地,独有一番“新”意。
4年前,面对京津冀三地发展不平衡及北京“大城市病”日趋严重等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去年4月,大战略再添大手笔,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相比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雄安新区肩负着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和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责任。中国落子雄安的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构想,更是区域视角下的中国发展大棋局。
“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生产”,中国官媒此前在公开报道中这样定义雄安的城市建设模式。
去年11月,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拉开大幕。根据新区生态建设要求,预计到2030年,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1倍。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未来可期。
作为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是雄安新区设立后的第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
中建三局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技术总监叶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30多项建筑新技术运用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中。该建筑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缩影,是雄安新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这些新技术将为中国民用建筑提供示范和先例。
进入2018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正在提速。2月28日,雄安首个重大交通项目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简称“京雄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到2020年,京雄城际铁路将全线完工,届时从北京城区到雄安新区仅需30分钟。
走在雄安新区的街头,不到一年时间,曾经白洋淀边的小县城,如今已换了模样。
在容城县奥威路上,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电建、雄安光启等一大批央企、高新企业的标牌一字排开,颇为壮观。
2017年9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发布消息称,经过审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金融、360奇虎、中国电信等首批48家企业获批在新区设立公司,这48家企业全部为高端、高新企业,未来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和雄安新区开展全面合作。
2017年11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彭蕾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以云计算为基础设施、物联网为城市神经网络、“ET城市大脑”为人工智能中枢的未来智能城市。
在大都市旁建设科技创新新城,是国际上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一种卓有成效的办法。
历经4年发展,协同发展的京津冀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在“千年大计”政策的支持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的辅助下,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将激发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