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来我校讲学

07.06.2017  22:50

6月5日下午,文学院特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先生在真知讲堂为我校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永远的文学”。此次讲座由教务处和文学院联合举办。校长蒋春澜主持讲座,来自各学院的师生900余人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王蒙先生以“文学给世界命名”这一话题开始了讲座。他从儿时读到的第一篇文章《秋叶》中“皎洁的月儿”谈起,讲述文学辞藻的美丽。他因徐志摩所赋予爱情的那些美好词汇—“欢喜”、“讶异”、“相遇”而欣喜,也为阿Q对爱情“困觉”的定义而感到遗憾。王蒙先生指出,文学可以改变行为的性质,没有文学就没有美好的情感表达。他还以《史记》、《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为例,陈说自我从“别来无恙”这个词中感受到的款款深情。王蒙先生说“正是因为文学,世界对你不再陌生,如果没有文学,我们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用美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

王蒙先生结合自身经历,叙说了文学的另一作用—文学编织生活。他从自己的处女作《青春万岁》切入,解释了自己创作的初衷,他说,文学可以作为“暂停键”,通过描写与记录将瞬间变为永恒,就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中桃花与人面的辉映;苏联作品《青年近卫军》中作者对老领导形象的补充;以及与哲学密切相关的“罗素悖论”。王蒙先生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通过《茶馆》、《红楼梦》、《一千零一夜》中的鲜活故事,指出文学表达了对生命历程的珍惜,展示了文学的魅力。他告诫同学们,文学本身带有革命性,它能够克服暴力,感动豺狼,使生命得到依靠。

王蒙先生指出文学的想象给人提供了极致的可能性。以安徒生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通过生活中不可实现的情节,证明了文学可以创造出很多的绝对故事。他表示,这是文学带给人们的想象力,一切极致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是做不到的。如果没有文学,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将会极度的贫乏。

最后,王蒙先生用通俗化的语言阐述了“文学是思维的艺术”这一观点。他认为,人的思维很难离开语言的符号,文学虽是思维的艺术却缺少直观性,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去接触立体化、形象化的文艺作品,甚至有哗众取宠者声称“文学要灭亡”。面对传媒的不断发展与影视文化的巨大影响,王蒙先生相信,文学仍需要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用语言符号阅读时的思维强度远大于直观欣赏,符号更加纯洁,对人类思维的发展影响至深。他激励同学们重视语言文字,希望同学们对文学的珍重和爱惜永远不会消沉。

讲座最后,蒋春澜作了精彩而凝练的总结,赞叹王蒙先生不仅做学问深刻、纯粹,做人也是尽显智慧、通达。蒋春澜提纲挈领地总结到文学的永远在于初始的感动,我们的典雅、痛苦、高尚都将在文学语言中得到表达,这是对青春和生命的挽留和纪念。他希望本次讲座能给同学们以启迪与收获,鼓励大家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成长,保持对文学的热忱,提高自身修养。

王蒙,1934年10月生,河北省南皮县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2009年被国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恋爱的季节》等十余部,中短篇小说集、评论集、散文集等二十余部。古典文学研究专著有《双飞翼》、《红楼启示录》、《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天下归仁》等,还著有旧诗集一卷,新诗集二卷,并有取自英语、维吾尔语的译作。2006至2008年出版《王蒙自传》3卷。2012年出版《中国天机》。关于人生与学术思考的文集与演讲集有《我的人生哲学》、《王蒙讲稿》、《王蒙新世纪讲稿》、《王蒙文学十讲》等。带有突出个人特点的《王蒙评点红楼梦》多次修订再版。较大型的选集有1986年出版的《王蒙选集》(4卷),1993年出版的《王蒙文集》(10卷),2003年出版的《王蒙文存》(23卷)、2014年出版的《王蒙文集》(45卷)。作品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等在内的众多奖项。

王蒙先生在讲学

校长蒋春澜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供稿:文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