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河北抗战大事记】军民团结如一家

28.06.2015  11:37

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抗战期间,河北人民倾心倾力支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爱护人民。正是这种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形成了强大合力,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1941年秋季,日军先后出动7万兵力,向晋察冀边区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全面大扫荡,不仅秋收遭受严重破坏,边区也蒙受了空前的损失。日军残酷“扫荡”,八路军与敌作战800多次,而雪上加霜的是1942年春天又发生了大旱,边区军民忍饥挨饿、时常断粮。部队战士们每天出去采树叶充饥,村里的老百姓也摘树叶。86岁的杨胜荣当时是阜平县的妇救会的成员,她回忆说,那时群众对树叶看的很重,“采下的树叶,弄个大瓮一沤,沤完了是苦的,在泡泡,蒸饼子吃。

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的儿子朱新春曾听父亲给他这样讲,“村里的树就那么多,你部队摘了来百姓就没了,而恰恰部队都是年轻人,走得快,手脚灵活,上树容易。所以这样呢,我父亲就觉得,这样不行,如果不采取点措施,就会影响军民关系,他就给聂帅作了报告。

原聂荣臻的秘书周均伦回忆,“聂帅给朱良才讲,不能与民争利,不要去捋,把树叶留给老百姓去摘,我们部队更困难一些,就吃黑豆。

掌握了朱良才汇报的情况后,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便下这样一道训令:名为《树叶训令》,不许部队在村庄方圆15里之内采摘树叶。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说,训令通常是军队下达的必须执行的命令,可见多重视,“这是晋察冀军区作为政治纪律,要求指战员,强化军民关系,不与民争食。边区的群众为此还找到晋察冀军区,找到聂荣臻说,你们不能这样做,要求部队收回这个训令。

部队“不与民争食”,老百姓却要求部队“收回训令”,这样的结果缘于晋察冀军区融洽的军民关系。最终,这个训令不仅没有被收回,而且还传达到了晋察冀军区的各个部队里。

而河北人民也以多种形式支援、参加抗战,宋学民说,在抗日根据地出现了许多堡垒户,“这个堡垒,从字面上看,他就是让砖修建成这样一个封闭的建筑。当时抗战时期,就把收治伤员,保护抗日干部,这些家庭作为堡垒户。

这些堡垒户热情接待和照顾伤病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伤病员。当时还涌现出了许多拥军模范,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李杏阁,出现了儿童站岗放哨送信,妇女做军鞋、军衣,共同支援抗战,兵民团结如一家。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学民:正是军民这种团结,这种力量的凝聚,才有了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