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 那么美——聆听余隋怀教授讲座有感

13.05.2019  16:22

 


                       
            2019年5月7日,省审计厅特邀西北工业大学的余隋怀老师以《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为题,让全省的审计干部职工享受了一堂中华文明的文化“盛宴”。
            中华文化博大情深,真得是太美了!一是意境之美。余老师的讲座以一曲琵琶版的《与君歌》做为背景音乐,中华古乐悠扬动听,中华诗词情意绵长,喻意深厚。诗经《女曰.鸡鸣》将我们汉民族特有的含蓄内敛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诗词弦乐是那么的美妙,意境之美,让我们的身心趋于安宁、平和。二是礼法之美。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礼法的民族。余老师讲周礼,说西周是礼行天下的时代。古人待人接物,一掬一揖都尊崇礼制。行住坐卧都恪守规矩。讲究规则的社会是那么的和谐,优美。就像我们现在所崇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一个有规则有价值观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三是文字之美。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四种古文字,分别是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古中国的甲骨文字。现在只有我们的甲骨文一脉相传。也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到了中华的文字之美。小小的一方文字,闪耀着祖先智慧的光芒。余老师说,书同文。是啊,有着同样的文字,同样的传承,中华民族才能在几千年分分合合的历史长河中得以融合延续。四是和谐之美。我们看到刻在陶器上的漩涡纹是那么美,我们汉代的丝绸织物是那么美。我们的祖先最崇尚道法自然,大道至简。最讲究“和”的文化。知道顺应自然的纹路休养生息。西汉时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物质交换的贸易之路,更是传递东西方文化的文明之路。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就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中华民族倡导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的精神从来都是没有丢弃。正如余老师所说,互通有无,世界才会如此斑斓。
            讲座中余老师说,曾经有人看到甲骨文的“母”字而泪流满面,这是文字之髓带给我们的感动。曾经有人看到出土的陶器而晕厥倒地,这是文明之韵带给我们的窒息。我从来都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一种情感,那是一种对美敬畏的情感,那是一种对文明敬畏的情感,足以让灵魂放空。
            中华文化,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