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批命名40个“河北省法治税务示范基地” 省国税系统20个县市区局榜上有名

15.12.2015  20:07

近日,由省政府法制办、省国税局、省地税局三家联合组织开展的创建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经县区局创建申报、市局评估指导、省局综合评价和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审议,来自国税、地税系统的40个县市区局被命名为“河北省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国、地税各有20个)。此举开创了在省政府法制办指导下,国地税合作开展税收法治建设的新模式。

据省国税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李杰明介绍,这项工作是继我省国地税统一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后,在税收法治建设上加强国地税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实行三家协同、联合评价的工作机制,突破了过去国税部门一家筹划、一家评价、一家命名的做法,在省政府法制办的规范指导下,国地税两家协同开展评价,使示范基地的评价更具客观性、全面性和权威性。在指标设计上,围绕省委、省政府有关建设法治河北的要求,三个部门共同研究梳理了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建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了“指标合理、结构优化、兼顾各方、标准统一”的评价指标。在工作开展上,县级税务机关围绕创建评价标准,全面梳理查找差距和不足,市、县级政府法制办和市国税、地税局双向审核指导,持续完善提高县级税务机关的依法治税工作。在评价结果上,采取联合实地核查评价,与省政府法制办组成8个评价小组,实地评价指导税收执法情况,全方位推动我省税收法治建设水平。

对开展“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省国税局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法治河北的重要举措,及贯彻国家税务总局依法治税实施意见的具体内容,在全省国税系统形成了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税收法治建设的良好局面。各单位围绕《创建评价标准》,将依法行政的任务要求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梳理查找创建差距和不足,切实加以完善提高,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规范执法、优化服务、强化监督等方面,深入开展税收法治建设。冀州市国税局开展的打造“阳光国税”综合试点工作、枣强县国税局在执法重点环节推行的以执法记录仪同步记录执法行为制度、承德县国税局创建中突出税收法治文化建设、黄骅市国税局“一局一法律顾问”、定州市国税局研判执法风险点做到“平安执法”、青龙满族自治县国税局强化重大决策制度建设、廊坊开发区国税局多措并举推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等做法,都为法治税务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省国税局副局长耿金跃表示,创建法治税务示范基地,是我省税务系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法治河北要求的有力抓手。通过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为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税收法治保障。下一步,省法治办和省国地税还将联合组织开展示范基地的学习、观摩和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创建工作典型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依法治税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