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17个乡镇试点乡村医生签约

04.11.2015  09:38

    乡村和社区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网络的基础。记者10月28日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我市将从乡村和城市社区两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按照刚刚出台的全市深化医改重点工作安排,我市将在农村继续推进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对口支援和多点执业等形式,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鼓励探索构建紧密型县乡医疗联合体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推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确定晋州市、井陉县、赵县、元氏县、赞皇县、藁城区、栾城区7县(市、区)创建省级一体化管理示范县(市、区)。切实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抓好村医签约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2015年度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推广驻村医生制度和乡村医生“3+X”服务模式,到2015年年底实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乡镇达到50%,确定试点乡镇117个。

    在城市社区,大力推进分级诊疗。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落实基层首诊制度。按照《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实施方案》要求,引导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更为准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格局。

    继续落实推进“社区首席医师”、“首席中医师进社区”、“全科医生团队”等服务模式改革。逐步完善双向转诊程序,重点畅通慢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的渠道,形成急慢分治格局。探索研究制定不同级别和类别的医疗机构疾病诊疗范围,形成急性病、亚急性病和慢性病分级分类就诊模式。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门急诊总量的比例。(记者 王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