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能否逼出“规则红利”?

30.12.2014  12:01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龚正龙) 12月1日起,省交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集中治理活动。与以往的重教育、轻处罚不同,这次除了对违规者加大处罚力度外,还会登记个人信息并曝光违规行为——

    严管能否逼出“规则红利”?

    集中治理效果初显,交通违规行为大幅度减少

    “小伙子,请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占用快车道!”12月25日傍晚6时许,省会一位年轻人骑着电动车在快车道上飞驰。在途经裕华西路和友谊大街交口时,被正在执勤的交警当场查扣。若在过去,交警在进行交规教育后就放行,但这一次却登记下他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详细信息。当晚,在记者蹲守该路口的一个小时里,有近10名骑电动车违反交规的市民被交警劝阻、教育和登记身份证等个人详细信息。

    今年12月1日起,省交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治理行动,进一步加大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治理力度。与以往的重教育、轻处罚不同,这次除了对违规者加大处罚力度外,还会登记个人信息并曝光违规行为。记者从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邢台等地了解到,在教育和处罚并重的集中治理活动下,行人及非机动车直接闯红灯的少了,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的少了,其他违规行为也有所减少,交通参与者的遵规意识有所提高。

    ——“我接受处罚,以后一定要遵守交规。”12月9日,邢台小摊贩王海宇骑电动三轮车闯红灯被处罚。“交警给讲了不少因违规骑电动三轮车造成车毁人亡的事例,还让我看了照片,对我触动很大。所以,我痛快地交了罚款,而且也确实意识到了遵规的重要性。”王海宇说。

    ——“感觉没脸见人,这些日子骑电动车上路,我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日前,石家庄市民张涛因在中山路的快车道骑电动车,被交警登记了个人信息并予以曝光。“最近看了报纸,见到曝光者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觉得挺惭愧。”张涛说,“我痛下决心,以后一定遵守交规,绝不胡乱穿行。

    全省统计数据显示,在集中治理下,目前全省各城市区、县城区主要路口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守法率分别达到90%、85%和85%、80%以上,主要路段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秩序乱点基本消除,交通秩序得到改善。

    刚性执法尚存困难,遵规意识有待提高

    然而,即将结束的集中治理活动也遇到一些坎儿。由于交管部门警力不足,所以像以往的集中治理一样,此次治理中刚性执法还是难以实现监管和处罚全覆盖。

    12月23日中午,一位骑自行车的老大爷在石家庄市平安大街和裕华路交口闯了红灯。面对执勤协警孙大姐的劝导,老人很不乐意听,还出言讥讽:“就一破协勤,凭啥管我?交警来了再说!”随后趁着绿灯亮起,骑车迅速混进人流远去。“对违反交规的行为,只有交警具有执法权。但由于警力不足,所以对一些违规行为还无法做到及时处罚。”石家庄市长安交警大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上下班高峰期,大路口可配备两三名执勤交警,但往往应接不暇,管得了这个顾不上那个。

    “着急上班赶时间,没办法”、“为啥只管我,不管别人”、“家里有急事儿,不好意思”……记者在跟随交警执法过程中看到,一些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被查处后,先是找很多理由开脱,接着软语相求不愿接受处罚。如果交警要罚款或登记个人信息,有的人不太配合甚至想强行离去,还有的登记假个人信息。“处罚行人及非机动车确实很难,处理一次机动车违规,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可处罚一个违法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者,经常得磨几十分钟嘴皮子。”邢台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马双波说,“但不处罚确实对当事人触动不大,所以这次我们尽力加大处罚的力度。

    记者从省交管局获悉,截至12月29日,全省对违规非机动车、行人的处罚达到11万余起,教育劝导15万余人次,登记违规者信息2.6万多人次。尽管治理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市民的遵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持续发力治理,方能获得“规则红利

    集中治理+处罚曝光,能否终结“中国式过马路”?对此,省交管局副局长刘东有独到的看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刘东说,集中治理强化了交通参与者的规则意识,提高了人们遵守交规的自觉性,最终带来交通更快捷、通行更顺畅、秩序更井然、出行更安全的“规则红利”。

    刘东认为,树立交通规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培养人们养成遵规守矩习惯是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能奢求毕其功于一役,而应看到每一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效果,其实都对最终促成人们养成遵规习惯大有裨益。所以,应尽力多组织这样的集中整治。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牛学勤则认为,从认知习惯来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一次罚款或曝光,可能比费尽口舌劝说上百次还管用。另外,从长远的角度看,提高处罚力度、暂扣车辆、登记信息、媒体曝光等,是一套有深远意义的组合拳,可以为今后建立交通违法记录与个人诚信记录挂钩制度奠定基础。“当这一制度最终形成后,自然就不用再大张旗鼓地公开曝光,而是直接对个人产生制约,如违规者不能享受贷款利率优惠、不能享受打折机票等。这些制约措施自然会极大促进人们养成遵规守矩意识。”牛学勤说。

    更多善行资讯请访问 善行河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