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热词看各地适应新常态的着力点

06.02.2015  12:01

      新华网上海2月5日电(吴振东、何欣荣、卢杉)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召开的地方两会,纷纷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不唯GDP”“提升城市安全感”等热词,描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

      【淡化GDP目标】

      经济新常态之下,各地政府如何看待GDP增长?从今年地方两会上可以看到,GDP的指挥棒渐行渐远,政府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等议题。

      记者统计发现,包括河北、北京、重庆等在内,至少有26个省区市不同程度下调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上海则直接取消了GDP增长目标,只提出“经济平稳增长”。

      淡化GDP增速,是为更高质量的发展。纵观今年地方两会,重视改革创新、着力改善民生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优选项。如京、沪、浙等地区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列入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宁夏则明确实心实意办好30件为民实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等。

      【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释放的改革红利有目共睹。去年年底,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天津和福建的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但具体的方案尚未出台。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建设自贸区、对接自贸区”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

      作为先行者的上海,今年两会提出自贸区制度创新要保持先发优势。第二批试点的天津,则强调突出天津特色,与上海自贸区形成互补试验、对比试验,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实体经济、壮大融资租赁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更多的省区市将目光投向了第三批自贸区试点上。其中,陕西、甘肃、河南、广西和山东等省份均将自贸区申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一带一路】

      2015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在已公开的28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绝大多数均不同程度提及“一带一路”,将其视作加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并就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出具体举措,涉及经贸合作、交通、物流、信息设施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

      从地方两会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已不仅是沿线省份发力推动,而正在呈现东中西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国企改革】

      深化改革,要敢于向存量动刀。国资国企作为区域发展最大的存量资源之一,在地方两会上受到了普遍重视。“重组上市”“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等,成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关键词。

      与央企相比,地方国企由于体量小,且多数不涉及国民经济命脉,改革的进度和力度或将超出预期。在今年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有的明确了领域。如浙江省提出,以港口、交通等投资营运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整合重组。有的则具体到企业。如甘肃省强调,今年将扎实推进酒钢等5户企业改革试点。这种务实的态度,令很多人感到期待,也在资本市场掀起阵阵波澜。

      【依法行政】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行政”成为地方两会上的主题词。很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均辟有专门章节对“依法行政”展开阐述。上海市政府坦承,当前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依然存在。山东省政府表示,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绝不能停在口号上,必须有具体的举措。上海市政府表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北京市的代表委员提出,政府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尤其是“一人得病、全体吃药”的简单化行政管理方式,需要在工作中加以改变。

      【城市公共安全】

      从广州公交纵火,到上海外滩拥挤踩踏,再到哈尔滨大火。频发的悲剧敲响了城市公共安全的警钟。“关注城市安全,保证特大型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今年上海、北京等地两会的重要议题。

      代表委员达成共识: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政府必须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对各种安全责任问题必须认真查处。此外,需要在消除法律盲点,填补管理漏洞,强化安全教育等方面做足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带给公众的“安全感”。

      【呼吸保卫战】

      去年“APEC蓝”的实现,让人们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充满了信心。在今年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治污降霾成为一大亮点。如去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天津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13.5%,河北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12%……

      尽管如此,各地对于“呼吸保卫战”却不敢丝毫掉以轻心。北京核心区将实现“无煤化”,天津加大对“拒改”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浙江、江苏将加大雾霾治理列为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治霾不能只靠天帮忙,必须得人努力。各地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公众养成环保习惯,才能走出“十面霾伏”。

      【公共服务】

      法治政府,同时也应该是服务型政府。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如何让百姓更好地享受基本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成为各地两会的热点话题。记者发现,异地医保写入了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例如重庆提出,今年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异地就医跨省结算合作范围;湖北明确,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除了医疗,教育、文化等也是代表委员的关注点。上海的代表委员呼吁,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走远郊,重点应该放在高中教育,并建议实施优秀教师的人才流动。广西的代表委员建议,对承担了部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