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两会又见“油条哥”:走出光环仍做良心食品

11.01.2015  12:56

在河北省两会期间再次见到“油条哥”刘洪安,他换了一身正装。

2012年,河北保定“80后”早点摊主刘洪安因多年坚持不用复炸油、只用一级大豆油炸“良心油条”,经媒体报道后迅速走红,被网友称为“油条哥”,并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第一年参会我穿了件厚棉衣,今年换正装了。”谈及这件妻子花460元人民币、专门为他参加两会买的衣服,刘洪安有些心疼,“这得炸多少根油条呀,平常我一件外套也就百十元”。

刘洪安现在已有一个面包厂、两家快餐店,管理着50多名工人。采访间,他不时会整一下衬衣的衣领或袖口,一旁椅子上整齐叠放着新外套。

会议过半,前来采访他的媒体寥寥。相比两年前当选省人大代表首次参加两会时被追堵的情景,刘直言“从去年起就少多了”。

河北省长张庆伟8日在与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点名刘洪安发言。这让他有些激动,“真没想到,还记得呢”。2013年省两会上,省长见到他后肯定了他诚信经营的做法,并说有时间去保定尝尝油条。

记者去年在河北省两会上看到,除了接受媒体采访、被领导点名,刘洪安鲜有发言。刘说,今年他已渐渐适应,开会第一天晚上睡觉也没失眠。

他还说,这次听懂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白省里去年都干了什么,钱花哪儿了,今年重点工作是什么。他还在房间又逐字逐句读了一遍,想着回当地把精神传达给企业员工和朋友。

他说,这其实和做人是一个道理,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着踏实。出名后,很多人曾劝刘洪安趁着有名气赶紧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但他长期无“大动作”,一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开了一个面包厂。“中间我刻意‘抻’了自己两年多,一是没想好干什么,二是管理上还没有足够经验和能力。

我也真正从‘油条哥’的光环中走了出来,踏实做点事情。”刘洪安说,现在已很少有媒体再来家里采访,外地的食客也少了。

对于议案,他今年依旧没有准备,“我还在学习中,压力还是大”。每每谈及这件事,相对于娓娓而谈的“诚信”问题,这个“80后”的年轻人总会停顿一会儿,“担子很重,怕说不好”。

很多食品因为放很多添加剂,现在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味道了。”对于未来,刘洪安说,他还是想做良心食品,放心食品,让食品回归自然,“不管以后做多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