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丝绸之路上最昂贵的丝织品是什么?

05.06.2015  12:33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许多丝织品被输送到西亚和欧洲,其中价值最昂贵的丝织品叫缂丝,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定州孟家庄村就是著名的缂丝之乡。

孟家庄村的缂丝坊(河北台孙振宾 摄)

说起缂丝可能有些人比较陌生,但如果您喜欢看宫廷剧的话,那您一定见识过缂丝,因为明清时期官员服饰上的图案纹样很多都运用了缂丝技艺。

定州文联民间艺术研究专家郭兰卿:“你看这个画面是平面的对不对,我们通过缂丝师傅织以后,使这个画面的质感或者立体感比原先更好了。可以说它超越了书画艺术作品的原稿了。

缂丝的昂贵,在于它使用了复杂的工艺,使作品有了立体感,被诗人形容为“雕刻的丝绸”。

河北台记者聂鑫(左一)、孙振宾(右一)采访缂丝技艺传承人程苗欣。(河北台万强 摄)

孟家庄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程苗欣和她的女儿是目前村里仅有的两名缂丝技艺传承人。程苗欣家里现有六台织机,母女两人根据客户要求定制一些作品。

程苗欣:“就是有钱的人收藏。

记者:“卖过最贵的有多少?

程苗欣:“有十几万的,有大几万的,一般都是订货,你出了照片,我再出图纸给你做。

孟家庄村的沈子蕃雕像。(河北台万强 摄)

北宋时期,孟家庄村出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就是沈子蕃,他的作品高雅古朴、和谐柔美,被后世尊称为“缂圣”。

孟家庄村村主任张磊:“沈子蕃做的《梅花寒鹊图》,现在还是故宫的镇馆之宝,因为这个那会儿已经封官了,织造之类的官,南迁的时候也把他给带走了。

郭兰卿介绍说,沈子蕃的《梅花寒鹊图》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爱情故事。

沈子蕃缂丝作品《梅花寒鹊图》(仿制品)。(河北台孙振宾 摄)

郭兰卿:“唐河北岸当时有一个非常漂亮聪慧的姑娘叫兰芝,她能够在席片上织出梅花寒鹊图来。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她就挑着她织的席,到唐河的南岸孟家庄赶集。在这个集上巧遇沈子蕃。一看她的席织的那么漂亮,沈子蕃越看越迷。但是后来这个沈子蕃了解到这个叫兰芝的身世比较凄惨,她是卖身救母,然后给一个大家主做了丫鬟。所以他要想娶她必须给她赎身,他把缂丝织出来以后卖了钱,把兰芝姑娘娶到家了。

北宋灭亡后,沈子蕃随众多织匠辗转来到江南,担任“织造监察御史”,促进了江南织造业的发展。但河北缂丝业逐渐衰败。

2009年,缂丝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缂丝这门技艺现在正面临着传承断档的困境。程苗欣在四年前创办了缂丝培训班。

程苗欣:“随时来了随时可以学,有学的半途而废就走了。

缂丝工艺有30多道,纯手工制作。复杂的工艺使很多传习者望而却步。

河北台记者万强(右)采访孟家庄村村主任张磊(左)。(河北台孙振宾 摄)

张磊:“它这个太麻烦,你一时半会儿看不到效益,你学会这个得半年或一年,你做出来那个成品最少得两三年。

为破解缂丝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困境,定州市正在大力吸收社会资本,致力于推广缂丝技艺。2014年,民营企业家王鹏巍注册成立了公司,开发缂丝饰品、缂丝服装等。

王鹏巍:“王氏家族的我们9个人出资300万成立省级公司,我们想把缂丝产业化的运营,真正地想把民间的好的东西让更多人了解。

记者在采访时得知,今年下半年,河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将把缂丝作为河北省唯一对外推广项目到意大利、以色列参展。

文化学者梁勇:“缂丝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高的纺织技艺,这个是无可替代的,那绝对是国宝。所以这个符号没人能撼动,任何一个丝织品没法跟这比。恢复、弘扬我们这个传统技艺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于历史的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培养人才,这样你才能让全世界看到一个非常亮眼的中国丝织业的顶级品牌。

(河北台记者王成树、万强、聂鑫、孙振宾,定州台记者李景雯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