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卫大会] 消灭致盲性沙眼 中国提前“交卷”

23.05.2018  15:18
  沙眼曾是中国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2015年5月18日,时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日内瓦召开的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宣布中国于2014年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根治致盲性沙眼的要求。沙眼在中国不再是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消灭致盲性沙眼,在世界沙眼防治史上是一个伟大举措。
  眼科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教授说,沙眼的患病及传染与经济、生活、卫生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农村地区沙眼患病率达80%~90%,城市地区沙眼患病率略低于农村,当时沙眼是首位致盲眼病,人群沙眼致盲率高达5%。
  王宁利介绍,为遏制致盲性沙眼的发展,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沙眼防治工作。1956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沙眼的致病原是沙眼衣原体并成功制作了灵长类动物沙眼模型,找到治疗沙眼的敏感抗生素,轰动了世界。同时,中国眼科工作者对沙眼的病理、诊断标准和分期以及药物治疗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加快了沙眼防治的速度。
  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国眼科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展开,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卫生生活习惯得到广泛普及,中国的沙眼流行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三级医疗网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大大提高了基层眼病诊疗能力,也有力推动了沙眼防治工作。
  摘掉沙眼大国的帽子
  20世纪80年代,中国沙眼得到明显的控制,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沙眼从原来的首位致盲原因降至第三位。
  1999年,世卫组织联合非政府组织发起“视觉2020”全球防盲行动。其中,消灭致盲性沙眼是消灭可避免盲的5个根本目标之一。中国积极响应。
  王宁利介绍,2012年,中国启动“2016年前在中国根治致盲性沙眼”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眼科专家和世卫组织技术官员组成专家组,在中国防盲及眼科工作者的参与下,对全国曾经沙眼高发的16个省(区、市)进行了沙眼流行情况调查。项目采取评估和防控同时进行,连续监测3年,并对筛查出的沙眼患者进行免费治疗。
  该项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活动性沙眼、沙眼性倒睫患病率分别为0.196%、0.002%,远低于世卫组织2008年确定的沙眼流行区标准(5%、0.1%)。1岁~9岁儿童活动性沙眼患病率和15岁以上人群中沙眼性倒睫患病率低于世卫组织提出的根治致盲性沙眼的标准。调查证实,中国已不再属于沙眼流行国家,实现了根治致盲性沙眼的目标。
  消灭致盲性沙眼并不意味着完全消灭沙眼。王宁利表示,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和环境卫生情况差异很大,作为一种传染性眼病,沙眼可能仍然有散发病例存在,而且也有可能在卫生条件差、经济落后的地区再次发生小面积流行,仍需要继续普及沙眼防治知识,防范沙眼流行复燃。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