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旋律 燕赵儿女抗日歌】《忘不了》的烽火岁月

30.08.2014  11:09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河北是除东北三省以外,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摧残时间最长的地区。从1933年,日军炮轰山海关,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548万河北人惨死在日寇手中,但是不屈的燕赵儿女,奋起抗战的斗争却从未停止过。特别报道《不朽的旋律——燕赵儿女抗日歌》今天请听第二篇:《忘不了》的烽火岁月。

忘不了》,是一首叙事式的革命歌曲。词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李劫夫先生创作。歌曲的开头这样写道:忘不了五月七日那一天,完县野场石沟的大惨案,我们的同胞流尽鲜红的血……

歌曲记录的是日寇1943年5月7日“大扫荡”,对保定完县(今顺平县)野场石沟村制造的一次集体大屠杀的一段真实历史。而“5.7惨案”也仅仅是日寇在河北制造的无数个血腥暴行中的一个。

据统计,日寇侵华时期,日军在河北制造的惨案有案可查者达300多起,一次杀人过百以至上千者有67起。

1937.10.12 藁城梅花惨案,1547人被杀;1937.10.24 邯郸成安惨案,5300多无辜百姓被杀;1941.1.25唐山潘家峪惨案,全村1537人中的1230人被杀,23户被绝杀。

藁城“梅花惨案”幸存者樊月香老人讲述了那段残暴回忆。

樊月香:一进村鸡犬不鸣,见了狗也削了,见了人也削了,是个鸡都杀了,孩子们就这样挑了,大人们就这样杀了割开膛。

忘不了敌人机枪狂扫射,扫向老人妇女儿童。

忘不了残忍悲壮的场面,鲜血流在地面尸骨堆成山。

忘不了血债如山仇深似海,我们宣誓团结复仇,坚决和敌人干到底!

十几年的抗战,河北的黄土地变成了红土地。河北人并没有倒下,血染的燕赵大地成为敌后抗日的主战场。燕赵儿女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不畏强暴、英勇抗敌,为抗战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河北电台记者孙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