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超秘密花园:风靡上海的甲骨文少儿国学绘画涂鸦课堂

01.09.2015  11:19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场景,不是难寻,也不是桃花源才有,六岁的孩童“虎哥”,头顶上三支红绳扎起的发髻格外显眼,身着大红色的古代学童汉服,正在一旁穿着齐胸襦裙的妈妈的陪同下,用彩色笔进行《象形之美》- 甲骨文儿童创意绘画涂鸦活动。这是8月30日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举办的2015上海市首届少儿传统文化节现场的精彩一幕。老人和父母们带着2至12岁的孩童,尽情享受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创意民俗表演。

  “哇,太棒了!这简直就是中国经典版的“秘密花园”啊!”一位年轻妈妈惊呼说。 “嗯,比秘密花园更有文化味道,我看就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古文字花园!”另外一位妈妈说。

  教育总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如今家长们都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质开发与提升教育,不再拘泥于应试。而这种素质,体现在孩子们的品行培养与价值观形成,以及慧性的启蒙开发等个方面。而让孩子们欢呼雀跃沉浸其中,把知识学以致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束之高阁的严肃古板说教,而是会更加贴合现实的审美,呈现通俗易懂的调式。

  而在藤椅藤桌上尽情发挥甲骨文创意绘画涂鸦的孩子们也陷入自我陶醉的状态,虎哥画着“十二生肖”甲骨文的字形,竟得意地哼起歌来,另一桌一位妈妈和孩子都身穿唐朝时期老百姓风格的藏青色汉服,非常和谐搭调,真是一处美好的风景。而这两身衣服正是做服装设计的妈妈自己制作的。身穿汉服萌萌哒的小妹妹在画完后,还央求着工作人员要帮她把画贴在作品展示墙上,把满座的家长们都给逗乐了。

  而你最想不到的是,在比肩接踵的家长和孩子们中,竟然也有许多老外朋友的身影。这说明除了中国家长们开始注意到甲骨文识字、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之外,在华生活的老外们也对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来自俄国的Landysh女士带着她四岁的儿子也在上海稷下童蒙馆的展区欣赏着孩子们的涂鸦作品,当国际汉语教师给她和孩子讲解“”、“”、“”的甲骨文字与实物本身在形状上的关联时,她眼睛发亮般似有所悟。

  随后,她也带着儿子坐在活动桌前兴致勃勃的开始了甲骨文涂鸦活动。

  另外,还有给家长孩子们准备的甲骨文猜字游戏,“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猜一个汉字。开动丰富的想象力,你猜出来了吗?

  远树象形为“丰’,两行即两个“”,山倒影扣横山(彐),“斜钩”象形为小舟,水平流即

  三点水(横向),这便是一个“”字。

  据本次活动主要策划人上海稷下教育科技中心的谭清风老师介绍,2015上海市少儿传统文化节是精心为孩子们准备的一次丰富盛宴,他们为这个活动筹备已有两个月之久,期待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展示,包括给孩子们展示的甲骨文儿童创意绘画涂鸦、专业的甲骨文书法讲座、稷下童谣甲骨文少儿舞蹈、儿童古诗词歌舞表演、创意典雅汉服表演、古琴古筝、珠心算才艺、海外名话剧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同时了解新时代跨文化融合和交流的特色。

  谭清风先生创办的稷下童蒙馆一直致力于甲骨文慧性开发创意图文和甲骨文少儿创意美术、绘画与幼儿国学教育课程的研发与项目推广工作,从“跨文化融合”的角度,以“知书、尚礼、养正、明德、悟道”为教育理念,主张“快乐学汉字,轻松学文化”。项目自推出以来,迅速风靡上海,受到广大上海儿童家长的欢迎。仅暑期短短2个月,就直接和间接服务了近千名儿童及家长。

  截止下午五点,首届上海市少儿传统文化节在怡然自得的欢笑声中落幕。陆续散去的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呀?孩子们的答案应该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