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河北11设区市平均收获83个达标天

24.07.2015  13:39

  今天(7月23日),省大气办通报上半年全省空气质量状况。1-6月,我省(河北省)突出重点、标本兼顾,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

  PM2.5、PM10平均浓度降幅均超20%

  “被这蓝天美醉了”、“蓝天白云颜值高”,很多人仍对上半年出现的蓝天记忆犹新,特别是6月上、中旬,我省连续出现天高云阔的好天气。

  监测显示,在2014年全省PM2.5浓度同比下降12%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好转,11个设区市平均收获了83个达标天,优良率为45.9%,达标天数同比增加21天。

  好天儿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在减少。1-6月,全省11个设区市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平均为17天,同比减少23天。

  在监测的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平均浓度均呈较大幅度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3.3%、20.1%、25.8%、10%和6.3%。

  强化控煤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效果显现

  空气质量向好,首先是我省强化控煤等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显现。

  上半年,全省气象扩散条件总体比去年同期略有利,但气象条件也没有好到能让PM2.5下降23.3%这么大幅度的程度。对于这一点,5月份的数据最有说服力。

  “5月份全省平均静稳天气指数7.1,同比偏高14.5%,气象扩散条件总体不利,在此背景下,全省平均达标天数为17天,较去年同期增加3天。”省环境气象中心负责人介绍。

  “静稳天气指数”是表达大气污染物扩散综合气象条件的指标,指数越大,气象扩散条件越不利。5月份气象条件同比不利,全省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说明各地减排措施显现出效果。

  上半年,我省安排省级以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共32亿元。年初我省明确今年集中力量打好控煤歼灭战,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同比减少315万吨。上半年全省PM2.5、二氧化硫降幅比较大,说明我省以控煤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显现。

  京津冀联防联控,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今年北京市实施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15.2%,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下降。天津市实施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PM2.5、PM10、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

  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议将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市与北京市、天津市确定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建立了核心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帮扶机制。

  虽然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呈现向好趋势,但下半年的秋冬季节是重污染高发时期。省大气办负责人表示,我省还要做好天不帮忙甚至帮倒忙的准备,继续加大减排力度,完成今年细颗粒物下降8%的目标。  (河北新闻网7月23日讯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段丽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