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通报上半年京津冀空气质量同比好转
新华社电 环保部27日通报的2015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首要污染物仍是PM2.5。今年上半年,开展酸雨监测的全国470个城市中,有164个城市出现过酸雨,全国酸雨污染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京津冀空气质量同比好转
空气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好转。第一阶段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依次是保定、邢台、郑州、唐山、石家庄、衡水、济南、邯郸、沈阳和太原,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拉萨、惠州、舟山、厦门、中山、珠海、深圳、昆明和福州。
酸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与上年同期相比,酸雨城市(降水pH均值低于5.6)比例、较重酸雨城市(降水pH均值低于5.0)比例和重酸雨城市(降水pH均值低于4.5)比例分别降低4.5、5.8和3.2个百分点。
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重庆西南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约7.6%。其中,较重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1.6%。与上年同期相比,酸雨区面积、较重酸雨区面积均降低2.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酸雨类型仍以硫酸型为主。
地表水水质重金属超标
地表水水质方面,据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上半年监测的95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有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共出现18次重金属超标现象,主要超标指标为砷、汞。Ⅰ类水质断面占2.7%,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Ⅱ类占31.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Ⅲ类占30.2%,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Ⅳ类占18.9%,同比降低2.0个百分点;Ⅴ类占6.7%,同比升高1.1个百分点;劣Ⅴ类占10.3%,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