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头进阶式治理 重塑绿色发展“形象大使”
三江源“感冒”,全国“打喷嚏”。也正基于此,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设立,园区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并首次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巍巍昆仑脚下,青藏高原腹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孕育而生。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被视作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及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三江”流经中国20多个省(市、区),覆盖近一半国土,是维系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生态安全重地。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2016年,青海省肩负起国家生态文明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任务,在三江源地区大胆尝试、扎实前行,探路国家公园体制,打造美丽中国“生态之窗”。据悉,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发展理念,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最终建成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先行区。
很快,作为我国首次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园区就整合了所涉4 县国土、环保、农牧等部门编制、职能及执法力量,建立覆盖省、州、县、乡的4 级垂直统筹式生态保护机构。与此同时,试点园区分为长江、黄河、澜沧江3个分园区,分别组建保护力量,依照各分园区生态系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
而为契合三江源环境修复功能,各园区又进一步细化为大小不等的网格,“一格一策”实施精准生态治理、利用,过去“一刀切”式的生态保护模式正逐步改变。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看来,“在面积如此辽阔、生态系统如此脆弱复杂的区域开展人工生态治理,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而这也意味着,三江源地区将再次打破原有生态保护模式,在无任何成熟经验可供参照的情况下,探索建立更科学、有效的全新生态保护体制。
实现生态全要素保护和一体化管理,彻底解决了“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被视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亮点之一。具体来看,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原来分散在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全部划归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三个园区管委会,全面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综合执法。
截至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已制定实施科研科普、访客预约等10个管理办法,首部相关地方性法规也将于2017年相继出台。随即,6月2日,青海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条例》将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自此,完成三江源治理的“规定动作”和“必答题”便有了法治利器。
而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的一年来,当地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统领各项工作,突出自然生态保护的原真性、系统性、典型性、完整性,执行最严格生态保护标准,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业界普遍认为,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绿色中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也是青海省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经过10余年努力,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来自新华网的报道消息称,从“用”到“治”再到“护”,10年间完成投资逾80亿元,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提升,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10年来,三江源水资源量增加75左右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近540个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