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三十多载照顾养父 河北一孝子用行动诠释“反哺”情

06.06.2015  13:36

【精彩视频 点击观看】

  【解说】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河北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巡防大队的巡防队员路国安,三十年如一日侍候瘫痪在床的养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是做人之本。

  三十余载伺候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路国安是如何坚持下来的。6月5日,记者来到路国安家中,看到他正在叫老人起床。他一边和老人说话叫他睁开眼睛,一边帮老人穿衣服。穿戴完毕后,路国安将老人抱到餐桌前准备吃饭。

  系上干净的围巾,将纸巾叠放在离老人最近的位置,双手轻轻地将老人扶正,和老人嘱咐了一番就去厨房盛饭。路国安一边准备饭一边告诉记者,老人93岁了,牙已经脱落差不多了,所以给老人做饭要特别地软。

  【同期】(路国安)挂面要煮得特别烂,不像咱们吃的那个,几乎就是快要发糟的那种。

  【解说】路国安一边给老人喂饭一边说,1983年61岁的父亲因脑血栓后遗症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3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自己每天中午都会从单位赶回家给老人喂饭。由于几次病情加重,老人的吞咽功能也逐步减退,每次喂饭路国安都会很耐心,一口一口喂,一遍一遍擦。

  【同期】(路国安)慢点不着急,一着急又呛了啊,不能着急,小口慢点。

  【解说】在路国安的精心照顾下,老人气色看上去很不错,胃口也很好,一碗挂面吃完,老人还要喝一些牛奶,吃一些水果。路国安说,为了让老人锻炼一下,一般饭后的牛奶和水果都会让老人自己去吃。

  【同期】(路国安)他想自己(吃)的时候,甚至是大夫建议的时候,还是叫他自己多动一下手,充其量就是扣上一半,吃上一半,对于咱来说就是多洗几回,多涮上几回的事,只要是老人开心,他喜欢什么,就去尽量地满足他。

  【解说】路国安说,在陪护老人的这些年里,每天喂饭、饮水、吃药、清理大小便已成为必修课,除此之外自己还学会了按摩、打针、输液。记者发现路国安的家并不大,但干净卫生,家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路国安说,夏天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每天擦身,为了防止老人卧床生褥疮,还给老人买了气垫。

  在老人房间内,还有一张收拾好的床铺,上面摆放了些小垫子与清洗过的尿布。路国安告诉记者,这张床是养母生前住过的床。他说,2008年自己年迈的母亲得了半身不遂,一张床上躺一个,照顾完父亲照顾母亲,心情难以言表。2013年母亲辞世,但老人是安详地走完了她91岁的人生之路。

  【同期】(路国安)我母亲是2013年去世的,后来我就说,我说我等于打了一个,八年抗日战争,八年的时间就这么过来的,一个床上躺一个,每天早上起来洗涮穿衣做饭,到了中午,不管刮风下雨,365天我每天都得坚持,回来给老人做饭。

  【解说】路国安的妻子于建坤看着丈夫一路走来很心疼。她说,多少次的急救,多少次的病危通知书,多少个日夜的陪护,丈夫付出了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耐心。

  【同期】(路国安妻子 于建坤)他没有生育之恩,但是他有养育之情,就感觉我们挺幸福的,老人也挺好,我们也就是相互之间有一种,挺幸福的感觉。

  【解说】路国安表示,他是几个月的时候被养父母收养的,在1963年那个比较清贫的年代,两位老人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把他养活。谈到现在为老人尽孝心,路国安说,自己没干啥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做了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养父仍然需要关心照料,他会用爱陪老人一路走下去。

  高新国 胡雪微 石家庄报道